Friday, February 10, 2012

愿望很大意愿很小

(2012-02-05)

早报导读
● 吴淡如

痛快人生

这种人很难成功:愿望很大,意愿很小。不肯费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的梦想,一辈子只能在梦中想一想了。

餐厅应征厨房好手,来了一名女士。她拿出厨师执照,说自己很有热忱,小时候的愿望是成为名厨。说自己孩子大了,想来一展所长。她大约40岁了,这种年纪的女人,稳定度应该很高,应该很珍惜就业机会吧。第一天她在厨房工作还蛮卖力的。但厨房的内部主管说,她的动作有点慢,切红萝卜的速度像刻花一样。

  但很快的,主管就发现她说的话比做的事多,妨碍别人的速度,有点伤脑筋。第二天,她就喊累,说回家累得睡不着,因为站太久了。

  “我能不能不要周六周日上班?我们家周六日是家庭日。还有,我不想太晚回家。”她说。可是,餐饮业的周六和周日是战国时代,其他日子并不需要人手。厨房主管答应了她。“那你周一到周五来好了。”第三天她就没来了。她留话:如果只是周一到周五中午,午餐时间每天只做三四个小时,工钱不多,还要搭车来,太辛苦了。

  还有个年轻人,在履历表上,填写着希望能够成为年薪百万的店长。“吃苦耐劳是我们农村子弟的特性,我很耐操。”他并不曾当过店长,很难马上用他当店长。结果他来了3天,第4天人间蒸发,店长打电话去问他理由,他说:“客人太多,太累了。”真是让人绝倒。如果客人不多,如何塑造百万年薪的店长。

  这是某餐厅老板告诉我的啼笑皆非的故事。“现在有好多人相当懂得自我推销,赢得第一眼的好印象。但是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非常不耐用。”

  这种人很难成功:愿望很大,意愿很小。不肯费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的梦想,一辈子只能在梦中想一想了。

                    (传自台北)

做个“晨型人”!

(2012-02-05)

早报导读
(美联社)
双语录

☉林方伟译

  “晨型人”就是早睡早起,健康作息的人。在我们的世界里,工作、活动无落日,越来越多人趋向“晚睡晚起”的作息,但这些“晨型人”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新人类。因为早睡早起,才是千古以来延年益寿之道!

  ◆“我会出门看电影,但不看半夜场,也谢绝太晚的应酬,尽量早睡。以演艺界的标准来说,我算是很早就睡了。睡觉时我不拉上窗帘,早上天一微亮就起身,看到日出我就很兴奋,那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人的作息应该和昼夜同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影星郑佩佩

  “I never watch the midnight show, nor do I entertain late at night. I try to go to bed early, and by the film industry's standard, I am considered an early sleeper. I never let down the curtain when I sleep, as I like to let the early morning sun wakes me. Seeing the first ray of sun excites me, for it i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day! I believe one should always follow the rhythm of nature— to rise and rest according to the cycle of the sun.”

——Zheng Pei Pei, veteran actress in her 60s.

  ◆“睡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熬夜会让我变得很不舒服。”

——台湾歌手卢广仲

  “Sleep is so important to my mental well-being. Staying up makes me uncomfortable.”

——Crowd Lu, Taiwanese indie singer-song writer

  ◆“每一个清晨,从黎明日出的微光看花,静坐在花前,像参悟生命的来日方长,是岁月的老花,是头发的花白,但是也是生命的灿烂之花。”

——台湾作家蒋勋

  “Every dawn, I admire the flowers through the dim light of the dawn's ray. Meditating before the flowers is like considering the slow unfurling of a long journey of life. Like the lifespan of a flower at its end, one's vision blurs with the age, one's hair greys with the years, but like every flower, one's life would have its bloom, so wondrous, so glorious.”

——Jiang Xun, Taiwanese writer

  ◆“The early morning has gold in its mouth.”

——Benjamin Franklin

  “早晨含着金块诞生。”

——富兰克林

日本老人有24小时看护服务

(2012-02-05)

早报导读
日本的“医疗巡逻”让乐龄人士随时能召看护或医生上门。
  步入晚年,完善的医疗服务尤其重要。

  日本政府上月25日宣布,推行24小时“医疗巡逻”服务,让乐龄人士无论多晚多早都能传召看护或医生上门,不必担心自己无依无靠。

  《日本时报》报道,这项医疗服务将从今年4月(新财政年)开始,费用主要由公共医疗保健金支付,乐龄人士只需付部分费用;无论传召医生看护多少次,月费也不会超过3万日元(约490新元)。

  换言之,无论有什么需要,像得有人扶着上厕所或冲凉,或要人帮忙买菜煮饭,都能利用这项服务。看似琐碎的事,对有需要的人来说却何等重要,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看护服务都不能向保险公司索偿,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目前,日本已有不少看护计划,只要报名参加,就有专人天天上门提供午餐,或定期打扫房子或买菜。日政府新举措最大的突破是:方便乐龄人士随时电召医疗和看护,不必受固定班表限制。何况,很多时候,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往往最无助,若知道打个电话就有人伸出援手,肯定让乐龄人士更安心。

  随着需求激增,日本的看护费自然跟着飙升,因此日本政府也决定额外拨款给看护中心;所有为乐龄人士提供住家服务以及提供复健的专业医疗人员,都能得到额外资助。更重要的是,日政府将把看护服务费提高1.2%,以便给看护人员加薪;此举相信有助吸引更多人成为看护。

  日本是全世界最长寿,也是社会老年化最快的国家,许多政策和经验值得参考。和本地一样,过去许多乐龄人士都和家人同住,可彼此照应,但目前有越来越多独居长者,为他们提供妥善医疗和看护服务,就是安享晚年的关键。

  此外,值得借鉴的还有瑞典。瑞典人如果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年迈的家长,可获当地政府“聘请”为看护人员,既减轻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又能让长者获得亲人照顾。

  无论哪个社会,弱势群体都应该得到帮助。打破框框,多参考其他地方的意见,相信有助制定最适当,也最贴心的政策。

西芹炒鲜贝

(2012-02-05)

早报导读

私房菜

文⊙如恩 摄影⊙李白娟

  这道菜做法简单,只要将所有材料焯水,捞起后,加上调味料,接着像炒“啰惹”那样,拌匀,勾芡,就可端上台面。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70年代到酒楼用膳时,这道菜是常见的桌上佳肴。那时,曾琳琳与同事聚餐或参加宴会,经常会品尝到这道佳肴,由于色彩鲜艳,因此心中揣摩着烹调的方法。

  芹菜有降压的作用,鲜贝性滋阴,因此患高血压的患者,可经常享用这道菜。

  材料:

  西芹两根(约100克)、大鲜贝10只(100-120克)、蘑菇10只、胡萝卜横切数片、姜3片,盐、味精、胡椒粉、花雕酒各少许。

  准备:

  1.鲜贝洗净,置于碗中,以盐、胡椒粉及花雕酒腌一小时。

 2.西芹洗净,切滚刀式(呈菱形或三角形)。

  3.胡萝卜切花。

  做法:

  1.西芹、鲜贝、蘑菇及胡萝卜分别焯水,捞起待用。

  2.把少许油置于镬中,待热,爆香姜片。

  3.将鲜贝投入镬中,稍煎片刻,再投入其他材料,翻炒。

  4.加入少许盐,撒上些许清水,调味,勾芡,淋上些许麻油,拌匀,即刻上桌。

多吃咖喱 能治疗肌腱炎

(2012-02-05)

早报导读
咖喱中的姜黄素可减轻关节炎症。
  网球肘等肌腱炎症发病率,在全世界越来越高。目前常使用的抗炎药,常会引起恶心、反胃、呕吐、头疼等副作用。

  近日发表《生物化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多吃咖喱对治疗肌腱炎有效。

  咖喱所含的姜黄素,可减轻关节炎症,因此不妨常吃用咖喱调味的菜肴。

  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研究证实,姜黄素中含有的非甾体抗炎物质,可以治疗肌腱炎和关节炎等慢性炎症。

  研究者认为,姜黄素中起抗炎作用的是白细胞介素的信使分子,它能调动很多基因起到抗炎功效。

  (原载中国《西宁晚报》)

各研究显示 冬季体质弱

(2012-02-05)

早报导读
研究显示冬季免疫细胞偏低。(美联社)
  在冬季,人们的体质比较虚弱。

  英国《每日邮报》医药健康专栏记者罗杰·多布森的多项研究和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状况与季节有关。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统计数字显示,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感冒最多发时期。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血液中“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在12月至隔年1月也达到顶峰,夏季降至最低。

  另一项研究显示,同一个人,冬季和夏季胆固醇水平最多相差22%,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有一种观点认为,夏季温度高、活动多,致使血液中血浆量增加,稀释了胆固醇水平。

  每年的1月,也是死亡高峰期。统计数字显示,英国1月每天死亡人数比8月多250人。这些“额外”死亡与免疫系统欠活跃,造成对疾病抵抗能力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冬季免疫细胞T细胞水平偏低。

  研究人员还发现,冬季牙周炎发病率高,这可能也与冬季免疫力低有关。

  瑞典玛嘉烈医院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月至2月视网膜脱落风险增加40%。寒冷天气可能使眼睛组织更加脆弱。

  (原载中国《沈阳日报》)

孩子走路上学 能缓解 学习压力

(2012-02-05)

早报导读
研究发现,步行者面对压力的紧张程度比乘车者低两倍。(新华社)
  研究发现,让孩子步行上学有助缓解学习压力。

  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40名10岁至14岁的学生,其中一组乘车上学,另一组步行1.6公里的路程上学,步行速度没有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步行者的心跳次数每分钟平均增加三次,乘车者是11次;乘车者收缩压的升高幅度,比步行者平均高三倍以上;乘车者在压力前的紧张程度,比步行者平均高两倍以上。

  研究人员指出,当面对压力时,心率及血压变化后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会增加孩子今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原载中国《南昌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