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8, 2012

站长的话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每回读到讨论品德教育的文章时,不免联想起加拿大青年柯伯格(Craig Kielburger)从12岁就开始致力于反对童工、救助全球失学儿童的事迹。
  在1995年他是个多伦多郊区的小学生,在报上读了一则关于巴基斯坦反童工工会领袖马西(Iqbal Masih)被暗杀的新闻。马西四岁就被拐卖当童工,被解救出织毛毯工坊后成为反童工的工会组织分子,却在发表反童工演讲归家途中被杀,死时年仅12岁。

  柯伯格拿了这份报纸,到学校说服11个同学,成立12少年组,开始筹款,接着成立了“解救儿童基金会”。

  随后16年里,他在求学的同时,也到世界各国奔走、演讲、出版书籍、筹款、建设学校。至今已在45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650所学校,援助了无数因战争、贫困而失学的孩童。

  柯伯格忆述往事时,提到了父母、哥哥和同学的支持。他的父母从小就和两个孩子一起读报纸,特地指出新闻中哪些地方的人需要帮助。他的哥哥也是在少儿时代就开始积极参加环保组织活动。两兄弟现在成立一个网站关心环球治理和青年领袖的培养。

  可见要培养热心回馈社会的青年,父母身教和学校教导同样重要。
谁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宣轩
  都知道“名师出高徒”。所谓名师就是高明的师父;所谓高徒,就是出色的徒弟。那么在教育领域呢,就是指学识丰富的人能够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今,我要把这句话引用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

  教育部长王瑞杰上任后,我曾多次见过他:或在电视上、或在研讨会现场,他给我留下了很学者很君子的印象:儒雅、礼貌、谦逊、友善。当做了十多年的教师的我第一次在教育部的信箱里收到一封发自部长的问候电邮时,我就相信,部长本身的言行举止,就是一个楷模:他尊重每一个人。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是吗?由这样一位自身很有修养的部长倡议我们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学习成绩之外,更要重视良好品行的培养,是很令人信服的。于是,全社会掀起了对品德教育的热议。

  但是,在热议之后,我常常陷入沉思:品德教育确实重要,那么谁来承担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呢?名师在哪里呢?

  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当然的,最初来自于家庭,之后则更多地来自于学校。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其承担品德启蒙教育的父母、祖辈、保姆、女佣们,是否都是名师,或至少是良师呢?我相信所有的长辈要灌输给孩子的,都是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但是,他们自身又做得怎样呢?如果:当离异的父母一方对子女不闻不问、当任劳任怨的祖辈被孙辈任其指使、当保姆们对被看顾的孩子冷言冷语、当雇主对女佣颐指气使,孩子们都听着看着感受着。他能分辨是非吗?同样的,在学校,如果:当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们宣布着“这些资料不准外传”、当丢了手机的老师对我说着“我捡到了一只手机,正好可以补回我丢失了手机的损失”而沾沾自喜时、当管理层与属下沟通不畅时、当学校评估令老师感到有欠公允时,你能保证老师们的情绪言论不会影响他们的学生吗?

  所以,我在想,我们呼吁要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是需要呼吁全社会的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品行,而不仅仅是学校老师。况且学校也不是一个世外桃源。

  不过,话说回来,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老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品德建树影响很大,所以,老师对自身要求也要更高。因为“传道”是他/她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养家糊口或青云直上。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要有为人师表的意识和自觉,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我常常庆幸,我有这个讲台,可以用正确的观念影响我的学生;我也庆幸,我的中学年龄的学生,还不很世故,还很单纯稚气,很容易被美好的事情、正确的观点影响。记得在写《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吗?》的议论文时,由于我的引导分析,学生最后罗列了生命中10个最重要的东西,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金钱,更多谈到了亲情和友情。太可爱了。可见学生的可塑性多强。

  我曾经告诉朋友“我昨晚把手提很多购物袋的不堪负重的陌生的老太太送回家了”,朋友们回敬我的是:“我们新加坡人一般不会这么贸然行事的。”可同样的故事,学生回答我的却是:“老师,您真好。”我从学生的声音里感到了温暖、鼓舞和善良,也看到了他们纯洁真挚的心灵。希望,我的学生能因此不再漠然,不会过早踏入成人世界的世故。

  有一首歌叫“世界需要热心肠”。这个热心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爱心,乐助人的意思。而良好的品行,最表面的体现不就是热心肠吗?对人友善,予人帮助,给人关怀,更大意义上的则是奉献家庭、奉献社会。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培养聪明的不孝子,每个老师也不希望培养聪明的自私者,而我们的国家也呼吁更多的人具有慈爱关怀奉献之心
  如部长减薪就是一例。所以,每个从我做起的家长、老师、社会服务者,都应该承担起引导、扶正学生品行的责任。只有这样,教育部王部长的重视“道德修养”的倡议才能成为现实。而不是如早报专栏作者谭德婷所说的“知易行难”。

  让我们都成为培养学生道德修养道路上的名师。
何雪芬:人多力量大?

(2012-01-2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何雪芬
星星月亮太阳

  如果有一天,你无法上谷歌搜索,没办法到Youtube分享影片,更取不到你放到云端的档案,你会如何?

  美国当地时间1月18日,维基百科用“黑屏”的方式抗议美国国会计划出台的《网络反盗版法案》(SOPA,Stop Online Piracy Act)和《保护知识产权法案》(PIPA,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ct),首页上写着:“想象一个没有自由知识的世界”;谷歌则将英文主页的标志大部分打上了黑框。当天,全球超过7000家网站也用同样的方式“罢工”。

  《纽约时报》19日说,美国议员讨论这两项法案的目的,是想通过强迫互联网公司封锁违法网站的方式,打击在网络上销售的盗版美国电影、音乐和其他产品。如果一个网站被认定侵犯了美国作品的知识产权,那么版权持有人就可以要求谷歌等搜索引擎屏蔽这一网站,如果继续提供这个网站的搜索信息的广告服务,就会受到惩罚。这也意味任何互联网服务公司都必须为服务对象的行为负责。批评者认为,这无疑是将“互联网审查”(internet censorship)合法化,严重侵害互联网自由。

  18日当天,有超过450万人联署支持谷歌。推特则表示,有超过240万条信息呼吁停止这两项法案。全球人们常用的社交网站(Facebook等)、短片分享平台(Youtube等)、免费档案分享空间(sendspace等)、云端档案空间(dropbox等)的总部或伺服器都设在美国,SOPA一旦通过,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维基百科、Youtube等用户直接贡献内容的网站,即使投入很大的资金也无法避规风险,难逃关闭的恶运。

  事件乍看是好莱坞与矽谷之争,一边代表着创作人维护知识版权,一边则疾呼法令如果通过,会带来不合理法律风险,抑制网络创新;举着“妨害言论自由”这样的大旗,就有如把”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搬上网络,一呼百应,火速燃烧。

  可是网民马上发现,就算抗议得再怎么轰轰烈烈,司法程序未必会因此受阻。

  总部设在香港的云端文件共享网站Megaload.com19日就被指涉嫌侵犯音乐与电影版权,被美国司法部关闭,其创办人及几个主管也在新西兰遭逮捕。

  18日的抗议行动不光反映文化法律法规跟不上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在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创新、促进发展等许多方面立法滞后,也让一些网民发现,大企业出动巨资游说议员代为请愿立法打击盗版,他们的反对意见可能在众声沸腾后就会被搁置。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Mashable报道,由八个科技人成立的“We The Lobby“,打算通过众包的方式,集合小额捐款,通过游说团体反对SOPA法令。大卫能否撼动巨人,不得而知,但这场角力战发生在美国总统选举年,变得格外敏感。
  保护网络版权,到底能否与互联网自由分享、开放交流的精神共存?

  一个博客作者点中问题核心:许多美国人都在无意中参与了盗版的行为,然而只要传统产业能转型,他们也还是愿意“花钱”。调查显示,约48%的受访者表示曾经买过、下载或翻录过盗版音乐或录像。然而有了Spotify等流媒体网站之后,曾经从网上下载或翻录音乐的美国人当中,有46%表示现在已经减少那么做了。至于一些与流媒体网站合作的音乐公司,也找到了收入的来源。

  也许科技带来的问题,科技可以解决,否决权还是掌握在人们手里。天下固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你总得确保你喜欢吃的云吞面,摊主不会因为做不下去而关门大吉啊!

(作者是早报星期天编采主任

兼特别任务主任)
吴新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012-01-2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吴新慧
慢三拍

也因为如此,这一次的辩论,应该让大家更意识到,国家的未来不能再只建立于头重脚轻的唯精英治国论上。为何有人放弃高薪和名利加入其他政治阵营,就非得怀疑他是另有目的或不可告人的计谋?为何非得加入执政阵营服务社会,才算是真心为国为民,才不会辜负国家一番心意?

最近在给远近朋友的新年祝语上,总写上一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也为勉励和鞭策自己。年年过新年,总有很多“心想事成”的愿望,但大家都知道,单心想是不会事成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为给心想事成加股劲。

  但加劲也要有逻辑,有正理,不能本末倒置。蔡英文为什么要竞选台湾女总统?就为缔造台湾第一位女总统的历史?相信很多女性选民再怎么妇人之见,也不会因这样的因素摇旗助喊,而蔡英文也并非为此而来。

  中国《人民日报》的新华微博上最近有则民生观微博:《涨薪决定医改成败?》,引述中国媒体报道近日某地的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有个委员在谈及医生薪金话题时指出,医生的薪金应该比市内平均工资高5至10倍,“这样医生才能有尊严地活着,医改才能成功。”

  此言一出,引发不少议论,写这博文的作者丁汀说,任何国家要培养成熟合格的医生,个人、家庭和社会成本都很高昂,医生的收入在高薪范畴无可厚非,只是中国大陆的医生相比之下,薪金并不高。“大家反对的,未必是针对应给医生涨薪这件事本身,而是‘只有医生涨薪,医改才能成功’的逻辑。”

  作者说,中国当前以药养医的机制一日不破除,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一日不形成,“谁能保证工资提高5至10倍后,医生就不会开大处方了?谁又能肯定,涨薪后,在面对同样的病患时,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就一定能提高?”

  他认为,提高医生工资,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医生的收入体制改革。只有将收入和绩效挂钩,让医生从大开药方的作息回到根据患者需要开药的良性轨道,“提高的收入部分,才能更好地反映并促进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德医风。”

新加坡的国会议事厅里,上星期热议着另一种高薪阶级——国家首长和政治领导层的薪金制。新加坡的“高薪养廉”立论和机制举世有名,只是这一次辩论和检讨的,是怎么让高薪养廉、高薪吸引政治精英的目的能更有效地和为国为民的崇高从政使命相结合。
  相信和上述博文作者丁汀所关注的一样,许多关注这次部长薪金检讨辩论的新加坡人其实也明白,不可能要求为国为民者都做苦行僧,而是应该有相应合理的薪酬,关键是怎么给“合理”的薪金制定义?又如何确保政治领导人的绩效评估与问责制都同等并重,甚至有某种程度的透明?

  每一次部长薪金的辩论,国家领导人都苦口婆心强调高薪吸引年轻精英从政的重要,确保国家有顶尖人才继续带领和造福新加坡,许多人所关注的是,为政者如何确保部长的评估与问责制,也能和私人企业界一样更及时,而不只是在薪金上向私人企业界看齐?

  每一次部长薪金的辩论,焦点也似乎只投放在领导国家的“A”队上——确保这政治精英部队的来源与素质都能源源不断。而其实大家都知道,除非是有所感召,有一定使命感和对政党政治有一定认同,否则再怎么高薪还是会难请意中人——世界之大,机会之多,为何非得要在国家的“A”队效劳?

  也因为如此,这一次的辩论,应该让大家更意识到,国家的未来不能再只建立于头重脚轻的唯精英治国论上。为何有人放弃高薪和名利加入其他政治阵营,就非得怀疑他是另有目的或不可告人的计谋?为何非得加入执政阵营服务社会,才算是真心为国为民,才不会辜负国家一番心意?既然大家都已知道在当今世界各地都在猎高管人头的情况下,人才竞争更激烈,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是更不能只依赖政治精英来领导,而更需要建立永续的管理机制,包括更多元的人才队伍来确保国家生生不息?一直等着或四处挖角来壮大国家“A”队,不仅只会不断推高国家领导人的薪金成本,也会挤压或挖空其他领域所需要的高才。头重脚轻的国家领导制度,也只会让社会及人民更依赖国家,懒得也不善于自理。这是国家的危机。

  为此这一次的辩论,应该拓展或抛开我们对“适者生存”的狭隘定义,国家在艰巨国际竞争中的“适者生存”能力与能量,不能只靠政治精英吃胡或供给,只有让国家及社会从“唯精英治国”的过度依赖中松绑了,才能在更多领域找到更多元和更创新的“适者生存”空间和智慧。

  中国财经报刊《经济观察报》的2011年终特刊,有则题为“向变革年代的行动者致意”的序文,文中提到:“记录在这份年刊中的那些(微博)面孔,我们无意将他们作为偶像,无意为他们的行动涂抹上某种特色或光环。不过毫无疑问,有时候我们就是他们,他们也是我们。也许抱怨,也许忧虑,也许悲观,但始终有信念,始终不放弃,他们愿意做点儿什么,然后就去做了,不仅对自己,对生活,也对自己的国家。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的样子,正是我们对自己、对生活,也对自己的国家应该抱有期望的最大理由。”

  无论身在什么地方,选在哪个领域、哪个阵营,想做点儿什么,就去做,不只为自己,更为这个家。一个不是只有高薪才知道奉献,高薪才知道高兴的家。

(作者是本报中国新闻组主任)
拥有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苏婴
客串篇

  农历新年来临之前,全家上下忙着把一些已用不上的物品收拾整理妥当,装进绿色环保袋里,放在门口等环保人员前来收集。

  仔细打量袋里的东西,还真是五花八门:曾经在几年前还爱不释手的富于异域风光的室内摆设品,一些质地精良穿着也还合身但已穿腻的服装,心血来潮、兴之所至买回来就没怎么用过的电器,从书展上购得的各种已阅读过的书籍等,不一而足,都静静地躺在环保袋里,忐忑不安地猜测着未知的命运。

  而于我来说,交给环保人员再循环,确定它们还排得上用场,不是全然无用,至少减轻了内心的负疚感。

  转念一想,在刚刚与他们“邂逅”,并拥有它们的那种兴奋快乐的感觉,如今都化为过眼云烟,不复存在。咳,我们终究只是结下一段缘分,然后各奔东西,那么,什么东西是我们能永远拥有的呢?

  是亲情友情爱情吗?有些亲情友情爱情经不起金钱利益或者时间考验,而有些情比金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拥有的,所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愿拥有者珍之惜之。

  是多多益善的金钱吗?你拥有它而不使用它的话,放在银行里只是个数字而已,即使你用它购买来的东西,也只是陪我们走过一段岁月,而更重要的是,好一些东西,金钱根本无法买到。

  金钱财产在你手中,你只有使用权,而无拥有权,因为早晚有一天,它会离开你的身边,归别人支配。

  是啊,参悟透了这一点,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就不会那么计较了吧,豪宅,名车,华衣美服,名利等,一切都是浮云,实在不值得我们对之伤透脑袋,有句话说得明白: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那么多的事物到头来都是曾经拥有。也许你身边只有个疼爱你而并不完美的伴侣,但这不妨碍你们在一起快乐无比;也许你的孩子学业一般而身体健康,却对你孝敬,这就已经很幸运了,你已经拥有了,很多很多。
人生六分四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阿果
三读空间

  年少气盛时是没有平凡的。而今人生进入到六分四的新阶段,绕了一个大圈,倒希冀生命平凡就好。

  那天,忽然很无聊地掐指一算,这一生应该会度过几回龙年。若无意外,至少也该有五六回吧?每一回相隔12载,仿佛好长的一段年月,然不知不觉也已来到第四回了。天界蟠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苦苦等那六千寒暑,却不到数分钟即可啃完一颗,化为乌有。这数分钟的满足究竟是为了什么?

  已经长大成人的外甥女,前周五提起小时候的软毛玩具“小绿白”,问我是否记得。我长外甥女16岁,是她孩提时的大玩伴。从旧物纸盒里掏出一叠画本,扫去薄薄的灰尘,逐页摊开,是1992至94年间的素描。那时外甥女四五岁,圆圆的好可爱,我喜欢用画笔记录她午睡时的各种怪趣模样。小绿白是一只玩具恐龙,其中好几幅素描,正是小绿白陪伴外甥女午后入眠。近20年前的旧画作,外甥女从画纸走了出来,已不是当年的小女孩,小绿白早已不在,化成小主人童年的一抹记忆色彩。

  隔一天,收到许久没联络的朋友的简讯,她发来一则图像,是我好多年前涂鸦给她的,同样问我是否记得。我已印象模糊。我们相识于30岁前,十来年一晃而过,得知她寻得人生的幸福,很替她高兴。轰轰烈烈的阶段已经走过了,总想与众不同,总想特立独行,总想濯足清流,谁不曾自命非凡?只不过当振衣千仞岗的身影悄然远去,望着万里苍穹云卷云舒,茫茫天地可曾为你而不同?这时才会逐渐明白,不轰轰烈烈,不慷慨激昂,一切平凡原来是活着难得的幸福。

  当然我并没刻意期待龙年,每12年一个轮回,并不代表什么。倒是想起几年前那部武侠片《剑雨》,想起影片中的石桥,每踏一步仿佛都是500年的风吹,500年的雨打,500年无怨无悔的期待,只是那人经过了,又将如何?我更想起席慕容的诗《一棵开花的树》,在佛前求了500年,只为了结一段尘缘,化为一棵树,开最美的花,以颤抖的绿叶,在路旁殷勤守候,只为那人经过时一次瞬间回眸。我们都为许多事情而执着,不知执着上一万年,是不是就足够?没得到的,或是已失去的,格外让人揪心,只是我们忘了今生手中握着的,那又是什么?

  五岁第一个龙年,告别了乡野的童年时光;17岁第二个龙年,踏入了黄城的青涩年月;29岁第三个龙年,内心闪过即将30的忐忑;而今41岁第四个龙年,望着粼粼波澜只求风稍稍停歇,还水面明澈如镜,等一只雁飞渡,等一片云流去。年少气盛时是没有平凡的。而今人生进入到六分四的新阶段,绕了一个大圈,倒希冀生命平凡就好。

  如果人生还得完成六分二的旅途,就让该来的来,该走的走。新春借小图沾点喜气,盼小金龙捎来好彩头,愿你我龙年平凡安康。
小团圆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沈帼英
笔心

  不管春节还是圣诞,各种节日的民俗和庆祝活动,意义就在于给平常生活增加一点趣味和留念的价值。        ——沈帼英

玩泥沙

  离开伦敦的前一天,赶紧到附近的菜市场买大白菜,然后到华人商店去凑合豆腐、鱼丸、苏东丸等等材料。眼看架子上只剩下一包四川火锅料,赶紧把它抱在怀里。那家店本就局促,当天更是挤满了华人面孔,看来都是为团圆饭办货的,购物篮子里堆了满满的食物。

  火锅料齐了,但我们没有火锅,如何是好。家里的电饭锅太原始,不能持续煲汤。灵机一动,想到储藏室里那个夏天时候露营用的野炉。上一次用这个炉子是在苏格兰的山脉。我们在山上河边起火扎营,靠着靡靡的月光煮泰式绿咖喱,越煮越稠,米饭也没完全煮透。

  野锅当火锅用,哈,果然还行得通。把麻辣的四川火锅料加入高汤中,锅里很快就红尘滚滚。辣椒和胡椒粒在高温中起了化学作用,迸发出诱人又刺鼻的香气。料可以下锅了。

  原本没打算做什么团圆饭。身在西方,又是两个天天见面的人,每顿饭都是团圆饭。不过当我们围着野炉,看着一锅满满的食物在红光光的热汤里翻滚,年的感觉就和我们的脸颊一样热起来了。在只能听见野鸽呼噜噜叫的静谧伦敦夜里,我们一边夹着菜一边冒着汗,清了一叠又一叠的料。明年的团圆饭就不能如此平静的过了。

  不管春节还是圣诞,各种节日的民俗和庆祝活动,意义不就在于给平常生活增加一点趣味和留念的价值。因为是一年一次才有的特别活动,才会想到拿起相机记录,记忆也会深刻一些。因为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感觉自然加倍。

  下机后,已和一群老友约好当天下午团聚一番。M当起妈妈下命令,“一个都不能少,统统都得到。”这年头大家都各奔东西,有的忙着把嗜好当职业,有的努力早下班陪小孩。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五年十年没见。有机会团圆,更要把握。
skokeng@yahoo.com
金色的袋鼠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尤今
闲云舒卷

  听过几则真实的故事。

  有人初当祖母,兴奋难抑,逢人便说初生孙儿的种种趣事,说说说,说说说,说得眉飞色舞,也不管旁人有没有兴趣听。过了半年,有人问起:“你的孙儿好吗?”神情憔悴的她,有气没力地说:“好,当然好!不好的,是我本人哪!”原来她代儿媳照顾孙儿,不但体力透支,而且,因为两代的照顾理念不同,与儿子媳妇屡屡发生冲突,精神备受折磨。

  有人当上祖父之后,为了帮助老伴照顾一个个接踵而来的孙儿,停止了所有的社交活动,更莫说出国旅行了。几年后,不幸中风,瘫痪在床,老友前来探病,他以喑哑的嗓子向他们透露心中最深、最大的遗憾:“我双脚还能走动时,却将自己困在家里;现在,后悔已太迟了!”

  有身居高位的妇女,退休之后,无法拒绝孩子的要求,取消了所有的旅行计划,硬着头皮接下了照顾孙儿的重担,结果,不堪体力和精神绵绵无尽的透支,惨惨地罹患了抑郁症。

  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里普遍地存在着,可是,大家都不去碰触。现在,通过小说的形式,我把一直躲在暗处的这个问题揪出来,真实地加以反映;希望年轻一代能正视它、重视它,在为有关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时,三思之后,再三思,以父母的意愿作为考虑的大前提。

  另一则中篇小说《放生》,我想探讨的是尽孝的形式。当后辈以自己的意愿做成一个“生活的模子”而在物质上尽孝的当儿,他们是不是有尝试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探索她们的精神需求呢?

  这些老人,表面上活得很“风光”,住豪华大宅、丰衣足食,出入有汽车代步,家中有佣人侍候,甚至不时可以出国度假,可是,她们内心真的快乐吗?表面形势一片大好,真实情况却岌岌可危;不为人知的寂寞,像无孔不入的白蚁,早已蛀空了她们内心,然而,她们却硬硬地撑着、撑着;表面生活热热闹闹,内在世界却空空荡荡;心,依然在跳,但是,和死亡已经没有差别了。

  短篇小说《人参与苹果》,主角是一对相濡以沫的姐妹花。通过这则小说,我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植物人。
在安乐死不被允许的今日,当至爱的长辈变成了只剩下呼吸的植物人时,亲人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如何应付?
  这是一个全然没有答案的问题。然而,在许多家庭里,这却又是一枚阴阴埋藏着的地雷。

  在一些手足情深的家庭里,兄弟姐妹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我认识一家人,年过七旬的母亲在惨惨地跌了一跤之后,成了无知无觉的植物人。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四名手足,轮轮流向任职公司请假,全日照顾母亲;起初三四年,大家都咬紧牙关,尽心尽力地照顾;然而,旷日持久,人人疲于奔命,四个家庭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一日,在街上遇到那一户人家的老大,她瘦骨如柴,脸色灰败。聊起家中的老母亲时,她的脸,突然起了痉挛,以蚊子般的声音说道:“我想,母亲是不要活的,她的眼神,早已死了。”当她说这话时,我清楚地听见了悲哀在她胸腔里汹涌澎湃。

  有些家有植物人的兄弟姐妹,互相推诿责任,谁都不要承担,但又谁都推诿不了。于是,他们合资请了个佣人,把比植物更像植物的老母亲完完全全地丢给佣人照顾,不闻不问。有人问起,他们总怨气冲天,大有“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愤慨,把一息尚存的老母亲这当作是口腔里的一颗蛀牙,恨不拔之而后快。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有个承受了父亲巨额遗产的独子,把长年处于睡眠状态的老母亲当成奇葩一般来照顾。为了把母亲照顾好,他终生不娶;为了让母亲时时刻刻感受到爱的滋润,他放弃了工作。虽然家有佣人,但是,他一切亲力亲为,更衣、漱洗、打点滴、喂药;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每天定时为母亲诵读诗书、报告新闻;他说:“母亲没有反应,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感受。母亲年复一年地活着,就表示她在安享晚年。”他一心一意要把像植物般的母亲奉养成快乐的百岁人瑞。上周,朋友聚餐,他吃到第三道菜,便匆匆告退,说是为母亲读书的时间到了,他不愿母亲久等、苦候。现实生活,有时是比小说更具戏剧性的。

  小说的创作,旨在发掘问题、反映问题。作者苦心安排的结局,并不等同妥善的解决方案;同样的,无言的结局,也绝对不是作者故弄玄虚;我只不过是以文字为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供读者进行深层思索。       (下)

  注:《金色的袋鼠》已由玲子传媒私人有限 公司出版,各大书局均有代售。
投资快乐

(2012-01-2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吴庆康
2359

  日子一天一天过,时间一点一点减,要求多一点快乐并不过分,即使快乐得利用金钱来投资。

每次出国回来总是大出血,尤其是在日本和香港,美食加购物,往往是消费到遍体鳞伤浑身浴血。

面对一大堆透支的信用卡账单,有点后悔不懂得节制/控制,面簿上朋友们不约而同的留言却是:“钱是赚来花的,那是对快乐的投资”。并非每个人能认同的观点,但很中听,因为有点阿Q。

我从来不懂得投资之道,这些年没有进行过任何种类的投资,只懂得花钱,“购买”消费那一刻的快感。现在想想,这或许真是我唯一懂得的没有实质金钱回报的投资,但却是我这些年“赖以生存”的养命素。我和很多人一样,逛街时会有莫名的冲动,看到一些心仪的物品就想买,偶尔会盘算是否负担得起,但很多时候告诉自己“买了再说以防后悔”,结果当然是累积了得慢慢偿还的消费债。

最近出国的形态渐渐改变,因为渐渐发觉快乐不一定是拥有一样东西,更珍贵的是能在记忆长存的体验。只要那一刻的快乐能达到巅峰,比如吃下美味佳肴的那一瞬间满足感升华,已经是难得体验,所以开始转攻美食餐厅。先是从曼谷的泰国餐厅开始,然后是香港,接着是上海和北京,最近是大阪和京都。从街边小吃到怀石料理,我越来越发现能吃是福。

最近一次日本的饕餮之旅,让我意识到有些体验真是得用钱才买得到,排场可以很惊人的日本精致大餐并不便宜,想要体验不是为了炫耀,不过是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仅是“想知道”,也得用钱才能换来。

而我们一般百姓,穷一生之力也不可能尝尽种种快乐体验,只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寻找/购买/投资属于自己的快乐。

我不怕“公开”我的购物单,除了吃,不外是外套夹克、眼镜、鞋子、靴子这类,对投资房地产和股票的投资家来说,这些都是“花生米”,但已经足够让我快乐一阵。我没有什么远见,至今仍看不清长远规划的重要性,那当然是不智的,但快乐一般来说很难长长久久,当下的快乐往往比较实在,因为没有人能百分百告诉你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我还是把重点放在当下,一种很简单毫无心机的心态。
近年身边有一些朋友陆续患病,我很敬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明天那么黑暗,却还是用力点燃心中的那盏灯,为了自己和为了身边的人继续奋斗,尽量照常生活。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样的能耐和毅力,所以我只能及时行乐,偶尔进行一些“透支投资”,不要求金钱回报,只想尽力延长一时/一刻/一瞬间的快乐。
如果只是一般无忧无虑没经过大风浪的朋友以“投资快乐”来安慰我,我不会觉得中听,是因为提出“投资快乐”观的是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友人,我才觉得有说服力。

毕竟,人生平均不过那么几十年,认真算一算,我们忧虑的日子必定多过欢愉的时光,日子一天一天过,时间一点一点减,要求多一点快乐并不过分,即使快乐得利用金钱来投资。
华族养子养女过新年

(2012-01-2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人们在花市上选购花卉。(新华社)
  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但对从小被西方人领养的华族小朋友来说,除非养父养母花心思庆祝,否则农历新年根本是陌生的节日。
  《亚特兰大日报》(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报道,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养父养母怎么为小朋友庆祝农历新年。虽然农历新年和他们本身的文化毫无关系,但考虑到孩子毕竟是华人,所以有些家长开始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过年。

  较常见的做法包括:大扫除、挂上华人新年装饰,上华人餐厅吃饭,到唐人街看舞龙舞狮,或参与当地华人社群举办的新年活动等。有些家长会特别给孩子包红包,或在家办饺子聚餐,广邀亲友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美国新泽西州(New Jersey)的Karen Burgers领养两个中国女生,一个五岁,一个10岁。过年时,她会让她们穿上中式丝裙,吃中式炒面,上学时带着柑和美国中餐馆必送的占卜饼(fortune cookie)。

  她说:“我确实没给孩子过‘正宗’的华人新年,但孩子都大略明白农历新年的意义,享受过节之余也能多少接触中华文化。”

  有些养父母则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选择较不一样的庆祝方式。美国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Jan Risher和丈夫在中国领养了一个小朋友,今年10岁了。她说:“孩子更小的时候,我会多花心思在一些华人传统形式如挂新年装饰和煮饺子。但她现在长大了,我们改而多谈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希望她更了解自己的出身。”

  同一个节日,庆祝方式自然因人而异。尤其是领养东方孩子的西方家庭,庆祝方式更可能巧妙融合东西方元素。加拿大温哥华的Rich Patterson夫妇一般会和养女一起出席当地的农历新年大型庆祝活动,并和其他六对当初同时领养中国小朋友的夫妇一起上茶楼饮茶。

  Rich Patterson说:“在女儿要求下,我们首次结合圣诞和新年装饰,用圣诞花环围住玩具龙。“

  感觉或许有点怪,但又何必拘于形式?快乐过年最重要。
环保吃年菜

(2012-01-2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台湾的《国民低碳饮食选择手册》。
新闻2+2
文⊙陈映蓁 照片⊙各相关网站

资讯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每周一次,《新闻2+2》过滤、整理新鲜事物、新趋势,让2+2,不只等于4。

  大鱼大肉不一定是最好的年菜。

  台湾环保署去年过年前发表《国民低碳饮食选择手册》,鼓励大家吃得健康、环保;今年,“环保年菜”继续发挥效应,苗栗、台中等都在送兔迎龙之际,纷纷举行“低碳年菜”相关活动,桃园县更正式启动“低碳健康美食运动”,希望全县民众的“低碳美味”就从年菜做起。

  所谓低碳,就是減少碳排(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饮食的原则是在食物制造与废弃处理等过程中,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至最低——少肉多菜,选择在地和当季食材,产地直送,节省运输。此外,烹调方式尽量节能省火,如选择同锅烹煮或焖煮。好处是:省电、省钱、对身体有益,同时体恤地球。

  苗栗大千医院上个月举办26周年庆祝活动时办了做低碳年菜活动,院长徐千刚公布12道低碳年菜组合,营养师江仕峰则教导民众认识低碳饮食。

  江仕峰指出,低碳饮食的要诀包括:当季、在地、原态、少开车、适量、节能、少废弃。

  别小看日常饮食选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据联合国的研究统计,约18%的温室气体来自与农牧业相关的排放,而众多食材当中,排碳量最大的就是牛肉。除了牛肉,其他肉类的碳排一般比果菜大,所以多吃菜,少吃肉,有一定环保效益。

  低碳年菜怎么做?

台中荣民总医院营养师推出12道低碳年菜,每道都有減碳秘诀。像“五福临门”:材料包括腰果、蜜黑豆、豬腱、杏鲍菇、秋葵等,減碳秘诀就是以豬腱代替牛腱肉、以蔬菜代替海蜇皮、乌鱼子等加工品。
  另有“好运旺来”:材料有凤梨、豬小排、红萝卜和青椒,減碳秘诀是大量选用当地水果。

  荣总营养师王苇宁说,传统年菜的常见食材如海哲皮、乌鱼子、香肠和腊肉的排碳量都偏高,她建议以果菜和五谷杂粮取代。此外,办年货时不妨选择离家较近的市场,多搭乘大众交通工具。

  无论什么年菜,“低碳”的另一重点是:不要浪费。吃多少煮多少,千万不要因为吃不完而倒掉。想年年有余,首先要照顾地球。

Tuesday, January 17, 2012

教育系统必须重视德育

(2012-01-1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雷乃福
  读了谢世顺1月3日在《联合早报·交流站》发表的文章《缺乏感恩心 影响生育率》之后,感触良多。

  在今天,片面追求经济效率和利益的社会制度,的确祸害了整个社会体系的素质。很多在侧重经济效率和利益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国家未来主人翁,都为了追求最高的成绩和排行榜而努力,只要考试能得分的科目都会拼命埋头苦读,却完全迷失了学习的意义和宗旨。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片面重视学术成绩,忽视了对道德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似乎已经不在这个经济挂帅的社会体系里占有任何席位,它被视为赶不上潮流的旧事物,年轻一代似乎都不重视道德教育。由于社会重视物质,加上人丁单薄的家庭,多数长辈服务少数晚辈似已成常态。晚辈们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里成长,养成了不惜物也不惜福的心态,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谢文里提到的女儿高声对母亲说“I don't owe you anything!”(我什么也不亏欠你!)的情况。

  试问,这些毫无道德价值观的未来主人翁,今后又如何掌管好我们的国家呢?

  其实,今日的社会里已经显现出道德教育失败的后果了。不难看到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高层人士贪污,以慈善为名贪污,以自己的高职位和小聪明动脑筋贪污,某前议员最近被控贪污就是一例。

  近日跟一些年轻小伙子聊天,跟他们谈到尊师敬道,礼义廉耻和敬老尊贤等问题,他们会觉得这些话题很乏味,甚至于觉得我老人家很罗嗦。我们的教育机关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看待道德价值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教育部长王瑞杰已经表示会重视价值观教育,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此一理念尽早付诸实践。
旅游台湾有感

(2012-01-1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陈启良
  最近到台湾旅行,在高雄搭过地铁。地铁月台宽敞,不设围栏。乘客进出井井有条,不争先不恐后,秩序井然。车厢洁净,空调均匀。到站或离站以英、华、闽、客四种语言播出,声音清楚嘹亮。

  电视台广播节目,如新闻、连续剧都以华语或闽南语播出。酒店的账单、商场的发货单,全采用华文繁体字。台湾有2300万人口,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及工作交流中,都以华文华语和闽南话作为沟通工作。

  旅游台湾八天,我感觉到,只要懂得华文华语及闽南话(福建话),全台湾便可通行无阻“行透透”。

  我国提倡双语教育已经多年,效果一般。我国乃多元种族国家,英文英语是我国的行政语文,也是各族人民的沟通语言。国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以英文英语作为沟通工具,久而久之,有些人难免会认为,既然华文华语“学非所用”,何必浪费时间精神去学习。

  可是,只掌握英文英语,并不一定能在外地吃得开,以台湾为例,只会英文英语而不识华文华语及闽南话,可谓寸步难行。在中国大陆也是如此。
捍卫记忆

(2012-01-1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 张曦娜
城中眼

  手无寸铁的市井小民又该以什么方式来捍卫很有可能随着岁月湮灭的记忆?走过恐怖历史的利季娅,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记录。

  2012年元旦,我在王府井书店为自己找到了除夕临睡前很想买的一本书《捍卫记忆》,且当时书架上仅此一本,我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

  这是苏联作家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1907—1996)的作品选集。说来惭愧,过去未曾听说利季娅这个名字,直到除夕那晚,外出回来后,在落脚的酒店客房读了《新京报》特别制作的“100人阅读视界”专刊,看到来自全中国一百位文化名人各自推荐了一本“带到2012年的书”。我注意到学者朱正、诗人邵燕祥不约而同推荐了我不熟悉的利季娅及其《捍卫记忆》。

  我读到朱正说的:“利季娅说得真好:‘忘记所发生的就无法前进一步。’《捍卫记忆》就是一本使人无法忘记过去的书,因而也是一本推动历史前进的书”。而在邵燕祥看来,利季娅“体现的文学勇气和公民胆识,表现出为人道和自由抗争的良知”。读着他们两位对一个去世多年的俄罗斯作家的颂扬,心里充满了先睹为快的好奇心。

拥有权力的人蓄意篡改历史或扭曲记忆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古代帝皇到后来的独裁者,粉饰真相的例子比比皆是。手无寸铁的市井小民又该以什么方式来捍卫很有可能随着岁月湮灭的记忆?走过恐怖历史的利季娅,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记录。她以自己擅长的文学创作,就在自己处身的苏联“大清洗”的年代,冒着生命的危险,以小说的方式记录下那段历史。写下了大清洗年代苏联难以想象的人与事。利季娅于1939年完成《索菲亚·彼得罗夫娜》后,请求朋友替她收藏写在笔记本上的小说。这是万分危险的事,可朋友竟然也答应了。

  苏联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清洗”是斯大林在二三十年代发动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运动,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及对“反对派”的迫害,目的是清除异己。整个运动通过政治审查对数百万人进行关押、流放,甚至判以死刑,许许多多人因此丢了性命。这段历史被公认为苏联历史上最恐怖黑暗的时期。

  《索菲亚·彼得罗夫娜》保存多年之后,利季娅在七十年代初通过地下出版的方式将小说付梓,但即便相隔了那么多年,她还是因这本书而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出去。

  利季娅笔下的故事主人翁索菲娅·彼得罗夫娜原是个寻常女子,一个生活单纯踏实的小市民,可再单纯的人在诡异的年代里,也无以幸免的被卷进政治旋涡中。小说写来看似平实,却在平静的叙述中教人读出沉重与阴森。

故事从丈夫去世后的索菲娅写起。在一家出版社当打字员的她,由于工作认真,被升为打字室负责人,并代表党外人员在会上发言。索菲娅与聪明勤奋的独生子科利亚相依为命,科利亚同时也是忠诚的共青团员,毕业后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一度还成了《真理报》的新闻人物。平静的生活中,接二连三的大逮捕发生了,其中有索菲娅的好友,有出版社的同事,他们突然之间都被关押、流放。她没想到的是,儿子科利亚竟然也被捕,罪名是“人民敌人”。
  百思不得其解的索菲娅,不断在监狱、检察院门前排队,急着探听儿子的下落,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只得到儿子被判处十年徒刑的消息,然后是周围人们的冷嘲热讽。索菲娅从此生活在噩梦中,且开始产生幻觉和幻想。

  有一天,索菲娅接到儿子托人冒险送来的信件。儿子信里说,自己是被人诬告而被捕,一只耳朵还在审讯过程中被打聋了。科利亚要妈妈向当局提出申诉,但有人提醒索菲娅,申诉不会有好结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儿子会被流放得更远,而索菲娅本人也可能被抓进牢里。索菲娅回家后,把烧着的信扔在地上,用脚踩灭……

  被开除出作家协会的利季娅,终于在多年之后被俄罗斯联邦作协莫斯科分会恢复了会籍。可利季娅说过,决定谁是真正作家的,不是“作协”,而是文学史。的确,因为有《索菲娅·彼得罗夫娜》这样的小说,我知道了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这个人。谁又在乎她是不是作协会员?
末日絮语

(2012-01-1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 刘培芳
薰衣草

  踏入2012第一天,就无法实现给自己许下的早睡早起新年承诺,半夜三更还在磨磨蹭蹭,一如往常,上网漫游跟着感觉走,乱七八糟浏览,越看越精神振奋。

  于是不经意间,便在网络视频里看到世界末日预言的纪录片,已然消失的玛雅文明曾有古老历法计算出:2012年12月21日为世界终结之日。

  听科学家一个接一个提出论述:寰宇星球不断运行,不知不觉来到这么一天,当太阳、地球和银河系的中心连成一条直线时,惊人的热量将使无以计数的日冕物质朝地球抛射,高能量的巨大粒子超急速向地球撞击,于是天降火雨、巨浪翻滚、大地震裂、高楼崩塌、海啸吞噬陆地、电流被切断、卫星网络全面瘫痪,一切乱了序,天地一片混沌………短短不到10分钟,地球的“某些地方”将被摧毁,数十万人将瞬间丧命。

  所谓“某些地方”到底会是哪里呢?除了老天爷,谁也不知道。有一种说法是:届时赤道地带受日冕物质撞击的情况最严重,受摧毁的程度也最惨烈。

  那么,身居赤道小岛的我们还来得及逃命吗?到时谁会是诺亚?会有诺亚方舟吗?谁又将被选登上方舟,航向重生之路?生死之间,还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吗?

  我不是个悲观的人,更不是宿命论者,只是对宇宙充满好奇。每当到国外旅行,游览一些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听闻那山形地貌,是若干若干年前火山爆发或地震洪灾等地壳运动所造成,心里总有些难过,不敢想象踩在我们脚底下有多少冤死的亡魂。

  难道地球的灾难必定是发生在远古年代?难道不会在我们眼下瞬间爆发?那些曾经活生生的人命,今天在理性的历史论述中,都变成了没有感觉没有灵魂的数字。那么今天我们这些滚滚红尘中有血有肉的每一个人,总有一天也将灰飞烟灭,百年后也许连个数目字也无所依附。

  我们就那么幸运?毁灭性的人类大灾难在很久以前发生,或可能在很远的将来才降临,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洞天福地就属于我们?

人生太短暂,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如同难以追溯遥远的过去,唯一能掌握的只有当下。如果惟有当下是人所能掌控的,那么活着除了感恩,除了爱和施与,还有什么其他事更有意义呢?如果今年12月21日将是地球生命的终结,那么距离现在只剩下340多天,我们应该如何过这些日子?
  信也好,不信也罢,总不能惶惶不可终日。倘若末日终要来临,谁也避不了,就只好坦然面对人终必一死的事实。

  新年伊始,本不该胡言乱语说不吉利的事。但宇宙万象处处是谜团,人类生命的起源和终结叫人充满好奇 ,虽然如此,我也像所有人一样,不愿意看到地球末日的到来。那么,让我们互相勉励,多做好事,让每一天都活出精彩吧!
狗耳朵

(2012-01-1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 林其米
没面子书

  还记得最初在纪伊国屋书店发现《不是必读》(Nonrequired Reading)这本书的时候,马上翻到最后一篇《紧张》,因为这篇东西跟书里的其他书话不太一样,它不谈书,而是我心爱的波兰诗人辛波丝卡追忆她对另一个我很喜欢的波兰诗人米沃什的印象,以及她每次遇见米沃什的时候,都会不由得紧张万分的经历。

  辛波丝卡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米沃什这样一个诗人的存在,是在1945年2月,在克拉科夫,在一个诗歌朗诵会上,在众多上台朗诵的诗人当中,只有米沃什的声音能让辛波丝卡的耳朵竖直起来:“嗱,这才是诗,这才是一个诗人。”但我的偶像对我的偶像的仰慕很快就受到了考验。有一次,她在某家餐馆发现米沃什正在享用淋满酱汁的猪排,很受刺激:“我当然知道诗人也要吃东西,但是他们非得选择这样庸俗的猪排不可吗?”此后,她对米沃什以及米沃什的诗的敬畏有增无减,她不知道如何对应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即使后来两人曾经在同一个舞台上朗诵各自的诗,即使后来两人曾经在同一张餐桌上点了同样的猪排——读到文章结尾这句我笑了出来。好吧,我承认,虽然我也非常喜欢米沃什,但我偏爱辛波丝卡多一些些,或许就是因为后者多了一份前者所缺乏的幽默和狡黠吧。

  在另一篇题为《幽默的哥哥》(让我莞尔)的书话里,辛波丝卡用一种拟人化手法,生动简洁地厘清了幽默和严肃之间的紧张关系:幽默是严肃的弟弟,哥哥看低弟弟,弟弟却渴望自己可以像哥哥一样庄严,还好弟弟总是无法拉长脸。但对辛波丝卡来说,哥哥弟弟一样重要。对啊,真正的幽默骨子里比严肃还要严肃,而真正的严肃偶尔也会像爱因斯坦一样吐舌头。

  辛波丝卡在《我们都是被吓大的》——随手乱译的,原来的题目是“The Importance of Being Scared”——这篇书话里说过,安徒生如果少了幽默,他就不会成为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安徒生很严肃地看待小孩,他对他们讲述生命中的欢乐,也对他们讲述生命中的失败、悲伤和痛苦,因为他们并没有大人想象中脆弱,他们其实喜欢在童话里被吓一吓,他们天生有一种体验强烈情感的需要。世世代代的可畏后生都是在安徒生的吓唬中长大的,但没有一个会控告安徒生造成他们的童年阴影。这就是为什么安徒生的童话虽然天马行空,却比那些把小孩当作可爱的小傻瓜或温室里的娇花的儿童文学更真实。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儿童文学很快就被大家遗忘,而安徒生的童话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新鲜,新鲜到好像纸上的笔墨还没有完全干透一样。

  “The Page Turner”——这个题目我就不懂怎么翻了——是另一篇我很喜欢的书话??呃,可以说是书话吗?其实它写的不是书,而是1973年的日历。但日历何尝不也是一本有趣的书?它会提醒你这一天是什么周年纪念日,它会预言你每一天的运程,它会教你如何消灭家里的害虫,它还会吟咏辛波丝卡的诗句呢。而且它对一切多么包容,历史的庄严壮观和日常生活的琐碎站在一起,押韵的天气预测和哲人的格言吟诗作对,英雄事迹和姑妈的家政常识互相陪伴。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样一本畅销书,却完完全全没有要流芳百世或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志愿,还有比它更谦虚的书吗?没有比它更谦虚的书了。

(传自吉隆坡)

笔心

  真正的幽默骨子里比严肃还要严肃,而真正的严肃偶尔也会像爱因斯坦一样吐舌头。
——林其米
幸灾乐祸

(2012-01-1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 黄意会
画话

  友人移居加拿大多年,年前回到广州,可是却在回国不到三个月内就遇上了电话诈骗。

  诈骗团伙从他口中套出了我的名字,便顺着编好的剧本,以我被某市的公安机关拘留,急需现金赎身的迫切性,骗他前后转账三次到骗子指定的账户。

  那几天我刚好不在广州。等到我接到友人电话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落入电话骗子的圈套。

  还好,那次友人的损失只有8000元(人民币)。

  电话诈骗这种伎俩好像只发生在我们这个地方。每个月我的手机上总会收到几条祝贺中奖的短讯,有些还是发自香港某活动中心。短讯通常是指示我要如何兑奖领奖等,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先汇税款、保证金等。有时也会接到来自邮局的通知,说有不明包裹待领,可能涉及非法物品,需要进一步与公安查明。

  通常接到这一类电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先骂三字经(如果不是电话录音),再直接挂上电话。

  电话诈骗之所以能得手,主要原因是骗子刚好点中了受害人的心理弱点。

  友人在加拿大生活多年,不知道广州近年的变化,更不知道人心可以如此险恶,一听说朋友有难,一时仗义心急,没有深入考虑,便赶紧汇钱,所以才会被骗!

像他这种学历高又生活经历丰富的人会上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骗子的剧本写得好,演得好。
  近日,广州市某一单位领导被电话诈骗38万元(人民币)。(看来还是领导比我们小市民好骗。)

  听说那位领导接到“假上级领导”的电话说他“出了点事,不方便说”,就只是这8个字,下级领导立刻就汇出38万元救急(还担心钱汇得不够,回电询问是否足够用),可见这位领导缺的不是钱,缺的是信心;怕的不是被骗,而是怕办事不力!唉,救主之心切连骗子都被感动!

  这则新闻应该转发给已移居加拿大的友人,让他也能和我一起幸灾乐祸。

(传自广州)
发亮的饭

(2012-01-1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2359
吴庆康

  白米饭就是我们的真功夫,其他的装扮、花哨、华丽,不过都是门面功夫,说得好听是陪衬。

那天尝了一锅让我余味缭绕的日本白米饭。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饭特别好吃,我不是美食家,说不出原因,但就是喜欢日本米饭略甜的味道和那粘粘的口感,还有像宝盒般呈现的方式。

趁佳节重返日本度假,从大阪关西机场直接开车到京都祗圜的“末友”餐馆用午餐,那是老早就预订好的米其林二星怀石料理餐馆。近十道精致小菜每一碟都是艺术,除了好看也好吃,真是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但最让我惊叹至今(惊叹号相信会继续延续很久)的是甜点之前的重头戏:白米饭。白米饭是用大理石材质石锅来煮,看着那个石锅已经觉得里头应该是“宝物”。侍者双手捧着并跪着端上给我看,将锅盖掀开后,一阵水蒸气随着淡淡的米饭清香溢出,真是从来没闻过那么不经意飘香的米饭。但更让我留下不可磨灭印象的是石锅里的饭,居然是发亮的,像是覆盖了一层透彻晶莹的水蒸气,每一粒都亮晶晶,像是椭圆形的珍珠。

那一锅饭显然是这一顿星级午餐的重头戏,侍者看到我和友伴对那锅白米饭所发出的惊叹号,也流露出满意和自豪的表情,并小心翼翼地将发亮的饭盛到我们的饭碗里。吃下去的感觉,是有一股水蒸气流顺着白米饭一起滑落食道,嚼后感及嚼后味独特难忘。那一刻我有点后悔之前吃了那么多道其他菜肴,要不然我真会一粒不剩的只吃那一锅白饭。

这是我第一次将度假主题环绕在“星级大餐”,每天都预订了一两颗星星,而在经过了第一餐的发亮的饭之后,我将日本白米饭的定位和标准大幅度提升,之后每一餐都期待能吃到发亮的饭。但人生有太多事情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当你特别盼望的时候,就是盼望不到。之后的每一餐虽然也都有美味的白米饭,但那一锅发亮的饭,却就只是经历了那么一回。

可以肯定的是,白米饭是所有日本大餐中的压轴好戏,用来煮饭和盛饭的器皿种类繁多千奇百怪,从大理石、陶、瓷、瓦,到木,都代表了日本厨师对白米饭的尊重,不论哪一种都让你感觉到其重要性。而事实上,也只有白米饭才是一顿饭菜中最实质的真材实料,其他的肉、鱼、菜,不论有多昂贵、精致、罕见、难得,统统不过是用来下饭的配角。像在岚山有家一星的鳗鱼餐厅“广川”,鳗鱼原本应该是主角,但若没有那片鳗鱼下面的那碗白米饭,那颗星星应该无法发出光芒。

这和做人很像,基本功一定要好,基石才会稳,白米饭就是我们的真功夫,其他的装扮、花哨、华丽,不过都是门面功夫,说得好听是陪衬,说得难听是遮掩,只要白米饭真功夫到家,其他的都会顺带“好看、好吃、好用”。

日本美食精彩的除了白米饭,还有很多其他。在京都一家名为“弘”的和牛烧烤餐厅,那一片入口即溶的100克和牛居然随着一张有序列号的证书上桌(标明那一块牛肉的出处和血统),就看得出餐馆对材料的认真态度。另一家我不小心经过的“山富”餐馆,是京都唯一备有“河豚肝”刺身的河豚餐馆。出奇美味的河豚肝刺身是这种鱼最毒之处,原本应该吃得胆战心惊,但那一顿晚餐让我“目不转睛”的,却是摆在我们面前已经切成肉块的河豚,那几块肉居然还在碟子上蠕动(至少15分钟),那才是味蕾惊悚。
我这次在大阪京都吃了很多饭,而且每一餐都几乎吃了三大碗白米饭,每天定时吃得饱吃得好,生理运作居然也顺畅了许多,这是近年晨昏颠倒生活中少有的奢侈。去年同个时候回返国门前为了只打包了两个日本和牛饭盒回来而非常后悔。这次我做足功课,大手笔打包了十个黑毛和牛饭盒,虽然其白米饭没有餐馆里的发亮,但正好让我将大吃大喝的心情慢慢调整回来。

星级午餐当然不便宜,称得上绝对奢侈,但这场我筹备了多时的饕餮之旅,单单是那一锅发亮的饭,已经值回票价,看见有人对白米饭那么用心和尊重,消费得很心甘情愿。
逆风前行

(2012-01-1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闲云舒卷
尤今

笔心

  他们说的是心坎深处最真实的感觉和感受,那些话,便有了触动人心的重量。                      ——尤今

  那天,观赏由台湾著名导演彭文淳执导的纪录片《逆风前行》,试片室里,闪闪烁烁的,都是湿湿的泪光。

  彭文淳导演通过了细腻温馨的镜头,深入中风者的世界,抽丝剥茧地挖掘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故事。11个故事,11种感动。故事的涵盖面很广,出现在镜头底下的,包括不同的族群(华族、印度族、马来族)、不同的年龄层(婴孩而至七旬老人)、不同职业、不同性别者。彭导演刻意避开了硬邦邦的说教,以中风者和其家属的现身说法作为拍摄的切入点,由于他们说的是心坎深处最真实的感觉和感受,那些话,便有了触动人心的重量;而更重要的是,镜头里蕴藏着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因而片子便有了像井般的深度。

  “像中风这类素材,绝对不是愉悦的,因此,很少人愿意触及。”彭文淳导演说道:“为了保存中风者的尊严,我尽量避免拍摄瘫痪在床,脸淌口水,脸颊歪斜的那种画面。”

  的确,画面都很柔和,但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却静静地蕴藏在深邃的镜头里。比如说,出现在“尊严无价”这则故事里的孙耀林,是个笑口常开的七旬老人,天天晨运,日子快活似神仙,然而,有一天,吃过早餐之后,猝然倒在地上,天地就此变了色。他中风之后,不能语言,不能行动,但却积极上复健中心接受治疗。他的女儿说:“爸爸很乐观,中风后依然是个情绪快乐的人。”面向镜头的孙耀林,慈眉善目,双眸含笑;但是,他的妻子却深沉地说道:“他表面上笑眯眯的,但这绝对不是他内心真正的感受。试想想,一个生龙活虎的人,忽然变得样样事情都得依靠别人,且还不知道这样没有尊严的生活得忍受多久!”说着,语调哽咽:“我其实希望他中风后,就这样走了……”这样的话,听似无情,然而,正因为她了解他、爱他,才不希望他如此痛苦地活着。听懂了这一层意思,我泪盈满眶。为了让他得到最好的照顾,全家人都调整了生活方式来适应他。他的妻子咬紧牙关说:“我们要让他知道,中风之后还有人生,永远不要放弃。”

  “魂牵梦萦”说的是一位年轻律师的故事。她时髦,漂亮,好动,夫妻恩爱。婚后生下一双儿女,却突然中风。孩子年幼,丈夫承诺照顾她,她斗志顽强,在复健中心接受多元化的治疗,治疗师说:“她非常努力尝试,一旦有点小进步,脸上便好像亮了一盏灯,美呆了。”原本一个字也不认得,渐渐地,可以用笔代口,进行沟通。中风后的第七年,她丈夫不堪照顾之重担,弃她而去。她伤心透顶,彻底放弃治疗。2009年,年纪轻轻的她,便住进了暮气沉沉的老人院。治疗师直言不讳:“中风者一旦失去家人的支持,会放弃治疗,甚至,会放弃生存的意愿!”

  最鼓舞人心的,是“东山再起”这则故事。曾为马来西亚保龄球出赛代表的冯日雄,体格壮硕,性格开朗。中风后,整个人变了,自卑自怜、自怨自艾,脾气暴躁。他的妻子不离不弃地照顾他,渐渐地,他想通了,积极参予复健活动。在家休息了四年之后,决定学做肉骨茶,自力更生,他开了阿峰肉骨茶店。面向镜头的他,以一只还可活动的手,烹煮香喷喷的肉骨茶,生意不错,他还想开设一家分店。他笑容灿烂地说:“我不想发达,只要健康;开设分店,是一种好好活下去的推动力。”

现在25岁的苏秋燕,在“相信明天”这则故事里,证实了爱的力量。2005年,是她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前程似锦,然而,上考场考第一个卷子时,尚未动笔,便晕倒了,诊断为脑血管破裂。原本能跑能跳,骤然变成半身不遂,她不想活了;但是,父母强烈的爱使她硬硬撑着,努力活着。到复健中心前后一个月,便能开始走路了,她说:“我不怕慢,只怕站。虽不甘心,但是,为了不要让父母再为我担心,我想找份好好的工作,慢慢做下去;找个好好的人,慢慢过一生。”现在,她在幼儿班教书。走路一拐一拐的,走得很慢,但是,毕竟是用自己的双腿在走,而且,会一直、一直地走下去……
  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中风者站起来,用自己的双腿坚强而又坚定地在人生的道路走下去,彭文淳导演以《逆风前行》这部片子,传达了“自助者,人恒助之”这个美丽的信念。
梦想没了就换一个

(2012-01-1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三读空间
阿果

  童年一溜烟就度过了,何必为难孩子呢?人生一眨眼就走完了,何必为难自己呢?

  开年第一周,生活就状况连连,情绪一度跌至谷底。感觉自己如搁浅在浅滩的鱼,挣扎着缺氧着茫然着。平时满嘴都在聊着幸福,然考验真正来时,才看清幸福的准确度自己到底把握几许。

  若是年少时,必然一蹶不振了。我生性容易耽溺愁绪,只是浓愁毕竟是年少的专利,如洪荒狂潮,来得轰轰烈烈退得也迅速彻底;淡而化不开是而今的忧愁,若有似无,是一道迷蒙的薄雾,不堵住去路只不让你看个清楚。表面上还是开朗言笑,才一回首却是欲语还休。

  幸好我毕竟还有开朗的一面,走的路多了发觉偶尔迷失就停一停、歇一歇,然后倒回头再来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幸好我寻得排遣愁绪的管道,画在小图里写在文句中,成了一种自救。若连自己都救不了,那此生就只能失败了。

  我从没怀疑过幸福,也从没怀疑过梦想。某杂志在两三周前与我进行电邮访问,围绕的刚好就是梦想与幸福。趁此情绪低潮期,将当中某些答复略加补充,算是给紊乱的思绪进行整理。

  问:对你而言,何谓“梦想”和“幸福”的人生?

  我最近刚好听到一种说法“梦想没了,那就找另一个梦想吧!”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如当头棒喝。我们往往非常执著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物,一旦失去了就手足无措。“梦想”的作用是让我们活得更积极更美好,而不应该加重不必要的负担。凡事学会看开,山不转水转,应该就离幸福不远吧?

问:淡淡的孤独是您作品中偶尔弥漫的氛围,您享受孤独吗?您觉得缓解或抵御孤独的有效方式是什么?

孤独一直如鬼魅一样笼罩每一个人,我们孤独来到世界,离开时必然也是孤独上路的。因此孤独无所不在,与其逃避,不如正视,不如接受。就算找到最契合的另一个心灵,内在也必然有某些区块是分享不了的。我有人群恐惧症,在人多的地方会很不自在。想缓解孤独感,不应该到人多热闹的地方,而是寻找一种能够排解内心的方法,我的方式是画画,其实写日记也不错。任何一种创作,都是在和内心沟通,这样才能保持思绪的清醒。
  问:您的作品总是能温柔地滑过读者的心灵,人们在您的书中感受美好。现实生活中,您是个善于宽慰别人的人吗?

  不会,哈哈!我倒希望能有人来开导宽慰我。有时我会很沮丧,觉得自己是小丑,尽量为他人带来欢笑与希望,但自己却把握不住快乐与阳光。所以我总喜欢在人物的脸上,加上小丑的大鼻子。纯粹是个性的问题,一直在学习快乐。

  问:对你而言,幸福的秘密花园在哪里?

  我刚帮《联合早报》2012年的元旦特辑画了四幅插图,主题是“2012年的幸福与快乐”。有一名受访者提说“幸福是一种态度”。的确,幸福的秘密花园,其实就在自己的态度自己的内心里。态度对了,幸福无处不开花。

  最后,补充一句:童年一溜烟就度过了,何必为难孩子呢?人生一眨眼就走完了,何必为难自己呢?
贺年卡

(2012-01-1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尘人凡语
乃何

  冬至吃过汤丸,欢庆度过圣诞节,紧接着春的脚步一步步逼近,兔老四准备退位给老五龙登场,市面上早已在售卖新年歌曲,电台也在播放迎春曲。在一片物价涨声中,底层群众唉声叹气,日子难过,但王小二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贺年卡还是要照寄,寄语亲朋好友龙年能够鲤跃龙门,过个好日子。

  时代日新月异,拜年方式可通过电话、手机传简讯、发电邮,已经少有人寄贺年卡,嫌麻烦,但从市面上年年在售卖贺年卡,可见这一保持友谊交情的传统习俗大有人在,如会馆向会员拜年,庙宇向善信贺岁,公司之间互相祝贺,保险业代理员向客户贺新年,表示他们的诚心关怀服务,在在都需要贺年卡,只是在朋友之间互动于今不烈,且有式微之势。

  从选购、书写到邮寄,确实琐碎,但当从信箱收到红彤彤的贺年卡时,心情是兴奋的,朋友没有忘记我,礼尚往来,回寄一卡,这就是友谊。

  过去,寄出去的贺年卡有几十张,后来少了,目前所保有的名单,至少有几十年以上交情的旧雨。看到贺年卡,过往难忘的情谊、乐事,深刻动情的一幕幕似乎从贺年卡上展现出来,回忆是美丽的。

  有一件事令我深受感动,铭刻于心。有一位在中国的远房亲戚,几年前,在厦门相认后,就一直寄贺年卡给他,可他从来没回寄,但每一年我照寄不误。前几年去乡下探望他,他拿出一包东西,打开来一看,万万没想到是我历年寄给他的贺年卡像宝物似的珍藏着,我感慨万千,并深深自责,错怪了一位善良、纯真的农民。亲戚是一个文盲,两个儿子又到城市谋生,留下两老在家劳作。他没给我回卡,却以另一种方式,用时间累积珍藏来自远方的贺卡,这份情谊是多么厚重啊。现在,又是寄贺年卡的时候,我只能遥寄他在天之灵,庇护一家大小,生活愉快。

  收到贺年卡,心里有说不尽的快乐,见到精美的设计,更是赏心悦目的一件事,像集邮一样藏起来,既保藏了友谊,也收藏了一件美观的美术品。

  一张小小贺年卡,蕴藏多少情谊,包含如此深厚的人情世故。
每六个月一次  “A水准考试”

(2012-01-1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德外长:欧洲将助希腊解决债务问题
[中国早点] 歧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台湾大选] 各阵营下赌注 选民关注是否兑现承诺
[名家专评] 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留学博客
北京

腔儿

图文/陈葆佳

当老师给学生的不是问题而是答案时,就更需要学生质疑答案,在答案当中找出问题。在北大,这样的精神虽然仍不普遍,但是逐渐地,学生通过主动形成学习小组和调研小组得到了另一种学习途径。

圣诞节的钟声和新年的贺词都动摇不了在课室里正为期末考试做准备的那些学生的决心。这次的期末考试正式从节日(圣诞节的第二天)开始,跨过新年,一直到了1月的第二周才结束。许多同学常问我,北大考试期间气氛是怎样的?北大教育都是纯背诵吗?

科目的基础知识点

  先说说第二个问题吧。一直以来大家对中国的教育都认为是所谓的route learning,靠死记硬背地来学习。其实这里有两层考虑:首先在内容上,中国大学本科的教育大致上和外国本科学的内容一样。北大里许多课程用的教材都是被翻译了的美国学者写的教材;即便是中国老师写的书,很多时候也包括关于外国学者的看法,好让中国学生对外界的研究近况有所了解。这么一来,在科目的基础知识点上,中国和外国其实分别不大。

  当然,也有同学问我,既然外国和中国一样,像是经济这样的科目目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知识,又为何要来到中国读呢?再加上在中国学的专业词汇和概念都要翻译成英语才能在新加坡工作环境里有所运用,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确实,因为要保证能以英语和别人沟通,我常常要拨出额外时间用英文再学一次。但与其这么说,不如从双语的角度探讨。如今中国发展迅速,能用中文了解专业科目,未尝不是件好事。另外,即便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点都来自西方国家,但如能在中国学习的话,便有机会探讨与解释世界发展得最快之经济体的社会经济趋势。

  既然内容不是问题,接下来就是探讨教学方式了。的确,中国大学的课室里一位老师和两名助教应付一百多个学生,这样的老师——学生比例对于有效教育而言有它的局限性。老师很难让学生在班上发言或提题,而在改作业时也很难将学生的作业都一一读得很清楚。这么一来,教学方式成为了一种单向信息输出,唯有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培育思考能力,其弊端还包括不能让学生培养提问和发言能力,同时使学校里形成对周围事物缺乏探讨和质疑之精神。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但与其说我们就得安于现状,事实上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肯求上进的学生而言更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平时我们提倡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让老师通过指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但当老师给学生的不是问题而是答案时,就更需要学生质疑答案,在答案当中找出问题。在北大,这样的精神虽然仍不普遍,但是逐渐地,学生通过主动形成学习小组和调研小组得到了另一种学习途径,老师们也渐渐地改正教学方式,在课间、课下都和学生交流,讨论实事。

  这样的教学思维转变也就体现在了北大考试方式里。

关注期末考试

  很多时候,在北大的新加坡人常常开玩笑说我们每6个月就考一次A水准考试。因为大家对期末考试非常注重:它是一次性地决定你对科目的了解,而这里没有分数等次的区分(即85以上是A、80以上是B),分数则是绝对性地影响着你的GPA基点(即每一分都会对GPA有所影响),所以每个人对分数的敏感度难免会比较高。再加上班上都是最优秀又是刻苦学习的中国同学,考虑到每个科目的正态率和有限的优秀率,因此大家面对期末考试时还是带着一定压力。

Sunday, January 15, 2012

谨慎选择升学课程

(2012-01-10)

早报导读

[中东冲突] 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快艇骚扰美舰
[全球反恐] 接恐袭警告 泰国加强保安
[台湾大选] 雾锁两机场 4000人无法返乡投票
[特写天下] 慈济首次获准到朝鲜农村直接发粮
萧国荣
  新加坡剑桥“O”水准成绩昨天公布之后,所有有资格升上初级学院、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的学生,将面对选择升学课程的“烦恼”。前几天,许多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纷纷举办开放日,主旨在于让中学毕业生了解有关院校的课程、收生条件、校园活动等等。

  这几天,一些学生也向我请教有关于初院和理工学院的分别、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学府与课程等,即使是就读于中三的学生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见解,供读者参考:

  课程方面,初级学院的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作业极富学术性,较适合能够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理工学院的课程非常多样化,大多数为理科,讲究实用性。

  教学方面,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为“单元式教学”(Modular-based Learning),这和中学与初院的教学模式迥然不同。此外共和理工学院还特别将“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纳入教学的总纲里。

  校园活动与设施方面,理工学院就占了优势,尤其是课外辅助活动,总数可与大学攀比。由于理工学院的总面积较大,因此餐饮等设施较齐全,犹如置身于大学校园。至于初院,虽然校园总面积比不上理工学院,但初院的校园充满了学术气息,是置身于书香满城的“黄金屋”。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对学生来说,似乎理工学院比较占优势。但要知道,无论是选择初院还是理工学院,重要的是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若学习态度不佳,再优良的学习环境也是于事无补。

  再者,我也提醒选择就读理工学院的学生,虽纪律不比初院严格,但也不能旷课或不专心上课,甚至染上吸烟的恶习。这也使到一些家长较为担心。理工学院的学习环境比较自由,因此选择就读理工学院的学生一定要懂得自律。

  在这人生的十字街头,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就得看学生自己的心态。这里主要的问题不是哪所院校比哪所院校好,而是哪所院校与哪些课程较适合修读。这得以学生个人的兴趣、志向与学习方法来考量。

  一言以蔽之,无论将来就读于哪所高等学府,唯有勤于学习,才能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驰骋。
站长的话

(2012-01-10)

早报导读

[中东冲突] 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快艇骚扰美舰
[全球反恐] 接恐袭警告 泰国加强保安
[台湾大选] 雾锁两机场 4000人无法返乡投票
[特写天下] 慈济首次获准到朝鲜农村直接发粮
  现代的学校,本来就有教育规范化、标准化的传统,当社会更富裕、教育资源更充足时,人们又转过来,要求学校提供更多的学科选择,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更多的个性与技能的发展空间。这种教育的多元化,让中学生在选择进入理工学院或选择初级学院时,都得面对诸多困难的取舍抉择,但却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宽容和民主化。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强制学生理发,是否适宜,似乎也有讨论的空间。

  许多教师和家长倾向于认为,中小学校应更注重规范、标准和纪律,理工学院和大学则该偏重于课程的多元和丰富化。中小学不但课程有一定的范围,也都有校服,这是否已可证明,学校有权规定学生的仪表标准,甚至可说是学校五育中的“群育”的一部分。

  但不少学生和一部分家长却对于学校过分强制发型和服装标准化有抵触情绪。家长要求学校放松发型限制,未必全是出自对子女的溺爱。有些人提出的理由是,处于中学年龄段的学生难免有叛逆期的逆反心理,强硬执行某些学生认为并非必要的发型规定,伤害了师生间的感情,堵塞了沟通和交流,这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发型和服装的标准也随着时代一直在变动着。
真是慈母多败儿

(2012-01-10)

早报导读

[中东冲突] 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快艇骚扰美舰
[全球反恐] 接恐袭警告 泰国加强保安
[台湾大选] 雾锁两机场 4000人无法返乡投票
[特写天下] 慈济首次获准到朝鲜农村直接发粮
沈雪莲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新闻报道说,本地某一所学校的老师剪了男学生的长发,妈妈竟然为此报案,使得笔者怀疑现今的家庭教育是否已出了什么问题。

  众所皆知,整齐的校服、不花俏的头发,都是最基本的校规。孩子在青少年阶段,爱美是很自然,也很正常。但一旦上课时,就得服从校规,父母更应该从旁引导孩子遵守校规。

  新闻中的男同学显然有个很纵容他的妈妈,要不他也不敢在头发被老师剪时还理直气壮地向妈妈投诉。妈妈也爱孩子, 要不也不会又报警又投诉教育部。可是,这样的爱恐怕会在日后变成了害。

  在我们的一生中, 纪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应该从小培养,总不能在孩子明知故犯时还一味怪罪他人来为孩子解围。要是孩子日后不遵守国法时,是否也把责任推向别人?

  我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深切体会孩子就是心头肉。看见孩子的头发被剪得有如狗咬似的,肯定也会心疼,但是一个负责任、真正疼爱孩子的母亲,应该在孩子犯错而受到学校惩治时, 与学校和老师站在同一条阵线,好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能明辨是非。

  小时不遵守校规非小事, 可别等大了藐视国法时才后悔没好好引导。
善意的伤害

(2012-01-10)

早报导读

[中东冲突] 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快艇骚扰美舰
[全球反恐] 接恐袭警告 泰国加强保安
[台湾大选] 雾锁两机场 4000人无法返乡投票
[特写天下] 慈济首次获准到朝鲜农村直接发粮
母亲因儿子被老师剪头发而报警
孙阿永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一名母亲因为儿子的头发被学校老师剪了,愤而报警并向教育部投诉。

  首先,我想支持该学校和老师,并希望学校和老师不要因为这件事而感到灰心,教育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不要因为一次挫折而影响信念。

  近年来,家长动不动就投诉学校和老师,有的无关紧要,有的甚至是无理取闹。这趋势实在让人担心,家长过分保护子女其实是一种善意的伤害。有的孩子仗着有父母在背后撑腰,便在学校调皮捣蛋,甚至嚣张跋扈地违反校规。如果把这心态带到社会,终究有一天孩子会在社会上犯错,到时可能后悔莫及了。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并从中学到正确的价值观,从中学习错误、改过自新并且重新出发。所以,学校不仅要适当地处罚犯错学生,还要给予辅导与纠正,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既要教又要育。

  当学校处罚学生时,家长不应过分反应,反而应该感到欣慰。这说明了该学校是一所负责任的学校,这也说明了该学校不只是关心学生的课业,也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学校大可以视而不见,当作学生没犯错,任由学生一错再错。如果学生犯下大错,学校可以直接了当地开除学生,以免学生以后再犯错,给学校惹麻烦。但是,这样的学校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吗?当然,处罚得适可而止,毕竟处罚的目的是提醒学生谨记教训,切莫重蹈覆辙。

  最后,我想鼓励该学校和该老师,请你们不要屈服于压力,只要你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并且没有越线,那么请你们坚持给予犯错的学生适当的惩罚和辅导,培养出更多品行端正、知错能改的未来栋梁。

  我也想在此呼吁所有父母,在袒护孩子之前,请仔细分析情况,看看孩子是否真的犯了错,是否有必要改正。一味的袒护对孩子是一种善意的伤害!

Thursday, January 5, 2012

2012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姚忠在
红尘好

  2012年,转眼就在眼前,对即将来临的365天,心中有份期待,希望一切都美好。

  我2月7日又要到中央医院验血了,2月14日医生将告诉我,血液中的C型肝炎睡火山,有无即将爆发的迹象,我当然希望它像日本富士山一样,沉睡千百年,不要变为肝癌绝症,夺走我的性命。

  2月18日我61岁了,跟我同龄的同学和朋友,很多都做了祖父祖母,欢天喜地抱孙子,朋友问我寂寞吗?习惯了单身,不寂寞,每个人有不同的命运,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高薪的航空业,疯狂的恋爱,失制的物质追求,在我的生命中,都曾经出现过,现在回想,只会摇头苦笑,一切来了又去了,老来两袖清风,靠写作赚口饭吃,他妈的命运!

  朋友说:“你怨什么?三千五百平方英尺的豪华公寓你也住过,风驰电掣的意大利跑车你也驾过;免费坐商务舱在世界各地飞行,跟天皇巨星李丽华成为好朋友,别怨了,别人想要都没有。”

  豪宅和跑车不是我的,免费商务舱已在云霄消失;李丽华年事高,回到香港养老,失去联络多年,春花秋月一场梦,万事到头一场空,左手来右手去,人生就是如此。

  我现在头痛的是,离开尘寰前,如何处理整三千篇的文稿?如何处置塞爆书橱的藏书?创作文稿和阅读书本,帮助我提升知识,问题是,我不能带去别的空间,如何是好?

  朋友骂我杞人忧天,说“朝鲜那个金肚腩,死前委任幼子金幼稚治国,幕后把大权交给妹夫,来个幕后辅佐,妹夫控制着党、政、军、经各领域,大批心腹拥有实权,可怜的人民继续当木偶,口口声声伟大的领袖,实际过着断绝资讯,挨饿挨穷,人权被剥夺的苦日子。”

朋友,金肚腩的肚子里,藏着诸多诡计,清楚交代后事之后,才被押去地狱,我可没有他聪明,文稿和藏书的问题,必须尽早解决,好比遗嘱一事,我1991年患鼻癌时,已找律师安排妥当。
  朋友说:“2012年世界灭亡,地震海啸,病菌水灾,会把一切湮灭,你不必为文稿及藏书的处理,费尽心思。”

  2012年世界灭亡,是灾难电影和悲观人士胡扯乱盖的鬼东西,我童年时就听过,地球在某年某月某日灭亡,祖母被谣言吓破胆,不断求神拜佛,避开那个大劫数,可喜世界仍然存在,地球升温,冰川溶解,水平面提高的威胁,科学家和绿色力量,自有办法解决,别悲观啊朋友。

  明天会更好,请相信。
骑脚踏车上班 行得通吗?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朱桦深信,拥车成本和交通费高涨,环保意识增强,是推出脚踏车共享计划的时机。
● 杨全龙
  来自香港,旅居新加坡16年的朱桦(51岁)为了“让脚踏车成为更多人更简便的选择”,去年底辞去产品设计师工作,投入全副心思推广新加坡的脚踏车活动,并设计脚踏车、骑士服装与器材。

  下月底,他与一群伙伴创办的“易速达”(Isuda)脚踏车共享计划将在启奥生物医药园(Biopolis)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试验。

  曾经在荷兰生活多年的朱桦见证了当地脚踏车的蓬勃,意识到骑脚踏车不但节能减碳,还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他认为,在荷兰,以脚踏车作交通工具是自然不过的,但新加坡则还没有这种思维,而阻止人们骑脚踏车上班的有公路安全、气候、脚踏车骑士买不起车的负面形象和运动量大等四个因素。

  “其实,阻止人们骑脚踏车的因素不少,但这些都是心态障碍。一旦你开始使用脚踏车,就会发现这些障碍并无想象中那么难克服。”

  朱桦举例说,有人认为和温带欧洲相比,新加坡气候炎热,经常下雨,不适合脚踏车。但假若你开始在早晨和傍晚上下班时段骑脚踏车,就会发现气候其实相当宜人。此外,新加坡也少了欧洲冬季的狂风暴雪等挑战骑士的严峻天气。

本地较适合脚踏车“最后一英里连接”

  朱桦说,新加坡大致上算安全,但有好些地方的公路并不适合骑脚踏车。他回忆8年前首次要从义顺住家骑脚踏车到大巴窑上班,却发现要穿越某段公路太危险,最终作罢。结果,他就使用可折叠脚踏车来往地铁站,然后搭地铁上下班。

  “和欧洲公路相比,新加坡公路是以汽车为最大考量而打造的。如交界处的转弯弧度大,车道宽阔,这些设计让汽车转弯无需刹车,让司机以更高速驾驶,无形中就增加行人、脚踏车骑士等较慢公路使用者面对的危险。”

 朱桦相信,新加坡的交通特点,较适合让脚踏车解决“最后一英里连接”(last-mile connection)问题,成为巴士站或地铁站与住家和工作地点之间的交通工具。
脚踏车共享计划时机成熟

  易速达脚踏车共享试验计划将连接纬壹(One North)地铁站和启奥生物医药园的Chromos中心。用户在地铁站取脚踏车行驶到办公地点后,再归还到那里的回收站,三个月收费50元。试验计划如果顺利,就会把易速达推广到全岛更多地点。

  本地往年出现过脚踏车共享计划,全都因反应不佳而销声匿迹。朱桦深信,这次时机对了。

  “拥车成本和公共交通费高涨,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你可在全球看到脚踏车共享计划崛起的趋势。单在过去三年,全球就推动100多个类似计划。在伦敦、巴黎、杭州的反应热烈,纽约今年也加入行列。”

  也是本地脚踏车组织“LoveCyclingSG”创办人之一的朱桦相信,易速达能让更多人尝试将脚踏车融入生活。越多人骑脚踏车,公路上的能见度提高,提升骑士安全的同时,也改变脚踏车的形象。

培养和谐分享公路意识

  体育物理治疗师黄子达(39岁)年轻时是铁人三项(Triathlon)运动员,曾经多次代表新加坡出赛。为了训练体能,上学、当兵时都以脚踏车代步,进入社会工作多年都保持这个习惯。

  去年,他为方便载送幼儿而购买了汽车,但日常生活中,在脚踏车上累积的里数依然比车多。他几乎每天从荷兰村住家骑脚踏车到10公里外的市区诊所,路程约25分钟,如果感觉良好,还会绕道骑得更远。

  “骑脚踏车上下班不但能运动维持健康,也能避开高峰时段的车龙。如果一天不骑脚踏车,浑身不自在。”

梳洗设备不可少
  用脚踏车上下班,办公地点的梳洗设备不可或缺。黄子达两年前在金融区开设诊疗所,就特地安装了梳洗间和衣柜。不过,他注意到,本地许多办公室都没有梳洗设备,是骑士们用脚踏车上下班的障碍。

  “官方和民间机构如果能设立更多梳洗间,安全停车设备和脚踏车专用道,肯定吸引更多人骑脚踏车。”

  和10年前相比,黄子达认为脚踏车爱好者不断增加,本地公路相对来说是较“友善”了,但这离外国的公路文化还有段距离。

  他说:“和欧美等地相比,本地车主的最大缺点是缺乏耐性。天天可见到车子不让道、鲁莽超车、驾车紧跟(tailgate)等行为。他们对彼此(车主)已经如此,对脚踏车骑士更甚。”

  脚踏车骑士在公路上行驶是合法的,好些车主却缺乏和骑士共享公路的意识,更低估了脚踏车骑士的速度。黄子达回忆十多年前一场意外,当时他正在联邦道笔直前进,前方一辆车子突然转进车道撞上了他。女车主下车第一句话就是“我并不知道你速度那么快,所以就先转了。”

车主和骑士都有害群之马

  黄子达受访时一再强调,无论驾车人士和脚踏车骑士,都有害群之马,也有富安全意识的人。他就遇到不少时候车主主动让道,停下车子让他先行;反观一些脚踏车骑士却罔顾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不遵守交通灯,交界处鲁莽行驶,夜晚也不用警示灯,损害了本地脚踏车社群的形象。

  “我最反感的是脚踏车骑士在行人道上行驶,还期望行人让路。不只一次在行人道上跑步时,后来居上的脚踏车骑士频频响铃要我让道,结果都被我狠狠训了一顿。”

  随着脚踏车社群壮大,活动越见频繁。华侨银行配合“骑吧,新加坡!”脚踏车赛(OCBC Cycle Singapore),两周前举行“安全骑脚踏车活动”,目的是为了唤醒公众的安全行车意识,并传达“1.5米”安全间距这个重要信息。1.5米是驾车人士和脚踏车骑士在行车时应自觉保持的安全距离,是双方和谐分享公路的安全基线。

黄子达对唤醒公众安全行车意识的活动表示欢迎,并希望未来脚踏车骑士和车主在行车过程中对彼此有更多的尊重。
经过慎重考虑,郑振财(33岁)上个月决定卖掉用了四年的汽车,转而以脚踏车代步。

  现在,这名在资讯科技领域工作的青年每天骑脚踏车从武吉巴督住家到12公里外的先驱北路(Pioneer Road North)办公室。

  “高峰时刻的交通阻塞,居高不下的汽车保险和节节攀升的汽油价格,是促使我放弃汽车的原因。”

  目前单身的郑振财小时候开始骑脚踏车,19岁服兵役后停止,直到两年前因为朋友的关系又投入这个爱好。他加入了本地脚踏车组织“LoveCyclingSG”后,发现一些同道已经卖掉汽车以脚踏车代步。

  “如果他们能够这么做,我也办得到。于是,我花了几个星期探索路线,骑脚踏车上下班,发现可行后就决定卖车。”

  郑振财坦言,刚开始的两个星期有些不习惯,少了汽车,朋友约得太早,地点离家太远,会感到不方便。但以脚踏车代步,郑振财不但省下大笔交通开支,能够每天运动,锻炼身心,又对环保尽微薄之力,日子过得比以往开心。

  郑振财说,在新加坡骑脚踏车并非一帆风顺,好些驾车人士就抱着脚踏车骑士不应该同他们“争”公路空间的心态,也不愿意分享公路。

  “他们显然不喜欢脚踏车骑士。不只一次,我有意识地靠着路沿(kerb)骑车,但一些汽车硬要贴近来,把我逼上行人道。此外,也有不耐烦的汽车鲁莽得超越又进入我的车道。遇到这些情况,我只能慢下来,甚至停下让他们先行。”

将脚踏车里程“转换”为爱心

公路上遇到障碍并不足以难倒郑振财,因为脚踏车并不只是爱好,而是他生活一大部分。除了骑脚踏车上下班,到国外旅游,他现在还通过这个爱好行善。
  郑振财和另外两名脚踏车爱好者举办“Klicks for Grace”活动,为本地慈善团体“永恩关怀中心”(Yong-en Care Centre)筹款。

  下星期六,郑振财将同另外两名朋友骑着脚踏车,尝试在24小时内不眠不休环岛三圈,在隔天8时半完成400公里的路程。他们希望通过这个举动,将脚踏车里程“转换”为爱心,为中心筹集1万元善款。

  “进行这段行程是自我挑战,也要让公众知道骑脚踏车也能做有意义的事。我希望用自己骑脚踏车的长处,为有需要的人尽一分力。”

Klicks for Grace筹款详情:www.yong-en.org.sg

永恩关怀中心电话:6225 1002

受访者分享

公路骑车安全贴士

*脚踏车骑士的能见度至关重要。如果汽车无法看到骑士,就无法为他准备空间。尽量穿耀眼颜色的衣服,脚踏车后方可安装反光安全小旗子。夜晚行车务必安装前后警示灯。

*转弯、越过交界处、改换车道时别假设司机已看到你,尽量建立眼神接触。

*骑脚踏车戴头盔能在骑士发生意外时保护头部。
*随身携带小型工具和多余内胎,以防脚踏车在半途出状况,如爆胎。

*遵守交通规则。
明天,明年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自力
心里话

  每“一天”,大家恐怕都觉得它的开始是日出。

  固定的,日出东方。于是天亮了。然后太阳就悄悄地缓缓地横越苍天,正午路过我们的头顶;接着朝同一个方向,徐徐地恬恬地走到白昼的尽头——日落。也是固定的,日落西方。于是天黑了。

  但一天并不到此结束。黑夜里,轮到月亮在天空中出现和游荡。不过,每晚的月出月落及其行程,却不那么引人注目;反正这黑夜的尽头,是以下一个天亮来定的。这叫人觉得,每一次日出,是刚过去的那一整天的结束,因为它是新到来的这新的一整天的新开始。

  对大自然这一天一天白昼黑夜的循环,人间还蛮能适应的。

  巧合也好,迁就也好,人基本是(或成了)日作夜息的动物。

  深邃也好,浪漫也好,人更对这新、新、新的日出满怀着理想,幻想,梦想——那可是新生,希望,好运……的象征啊!

  “日出”有这些正面、积极、乐观的涵义,当然可以理解。白天我们已经奋斗到精疲力尽,难得黑夜有个休息睡觉的机会;想着“明天会更好”,将有利于也有助于暂时放下眼前的种种失望忧虑怨愤,安心睡个好觉,做个好梦。

  每“一年”呢,又是另一种大自然的神奇。拿有四季之分的地方来说吧,一年也叫人觉得有个开头,有个结尾:从嫩芽初冒的春天起,经过鲜花盛开的夏天,再经过红叶飘落的秋天,最后以白雪皑皑的冬天完结。紧接着当然又到了下一个春天,新的一年的开始。

其实啊,一年从(源自古罗马的)所谓“公历”的一月一日开始,才有春这个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开端;但说得不客气,这却反映了北半球的自我中心,对南半球颇为不公。像在我们“下面”的澳大利亚朋友们,他们够倒霉的,新年伊始就得面对枯叶凋零的残局,还得准备应付前头的雪上加霜。唉,真冤枉!自然归自然,人间到底是不平的。
  好在我们这儿得天独厚,四季如春。

  对了,今天正好是2011年12月31日,所以明天正好就是明年。我们当然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年会更强。不过还是要靠天天的,时时刻刻的努力。

  祝各位读者2012年好!
盲目是种脆弱一篇创作谈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张惠雯
街头隐士

  回国探亲时,我喜欢一个人在小城的街上走走看看。有时,我会去别的城市小住,看望那里的亲戚朋友,在这些地方,我同样喜欢到寻常巷陌中闲散地走动,走上一整个下午甚至一整天。就这样,每年一次或两次,我有幸走近我不再熟悉的故乡,我有幸从近处观看与我相隔的一种奇特的生活。我感慨这生活的变化之快已把我记忆中的旧时风物统统洗去了。但偶尔,我又感到一切似乎根本没有变化,我怀疑人的思想并非开放了而是混乱了,生活并非充实了,而是虚华浮丽了。新生活将很多人从低水平的生活中解救出来,却没有令他们的心灵变得富足。它散发出的强光令人头晕目眩,却没有照亮人们的心,它使得周围热闹非凡,却缺乏温暖。

  在这样的街头漫游中,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穷的,富的;形形色色的乞丐,苍老的,年幼的,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娇惯地穿着衣服的,被丢弃而辗毙街头的……在这个社会,似乎弱者变得更弱,逐渐失去依靠和周围人的同情,强者变得更强,却恐惧不安;弱与强之间缺乏和解,各自挖掘着令彼此隔绝的鸿沟。失去精神信念的生活是一种盲目的生活,人无非是在全然物欲的生活里重复攫取、消耗的活动,他看不到前面的亮光,也没有真的往前走。

  也许,就是这种感触让我写了《群盲》,是我在街头看到的某个影子,听到的片言只语,激发了一些想象。在小说中,我写了一小群人,每个片断中的人物和别的人没有什么联系,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是人民广场。仿佛有一双眼睛在广场四周观看,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追随了他们一小段路。当我构想如何寻找一个交汇点时,我想到西班牙作家塞拉的《蜂巢》。《蜂巢》将上百个人物维系于一点——咖啡馆,后来我想到了我们的广场。因此,这篇小说最初叫《群盲》,中间我曾将其改为《广场》,但最后,我还是决定用《群盲》这个名字,因为我要写的就是这个“盲”。

  除了广场这个地点之外,小说里另一个将主要人物连起来的交汇点是一只受伤的狗。对这社会来说,这只伤狗,甚至上千上万被虐待的动物当然无足轻重,因为人几乎连怜悯一个孩子的能力都快丧失了,但小说里,我把它当成一面良心的镜子。甘地说:“从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这民族是否真的伟大,道德是否真的高尚。”因为,这些寄人篱下的生命正是弱者之中的最弱者,是无保障者之中的最无保障者,是无力回报者中的最无力者,一个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正是它对待弱者的态度。小说还写了另外的弱者——妇女和孩子。在一个败德的社会,妇女常常沦为最大的牺牲品。至于孩子,我们从没能好好地保护他们,不少人甚至不把虐待儿童当成一种罪过。可以说,《群盲》是一篇为弱者而写的小说。

  小说里的人来来往往,在街头交错而过,他们形成城市生活的强大能量,却又被这生活所吞没。这些看起来无休无止的人其实踌躇不前,这个充满喧哗与骚动的世界其实很脆弱。《群盲》写的不仅是盲目,更是脆弱,或者说,盲目本来就是种致命的脆弱。

(传自休斯顿)
巴黎 戴高乐机场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御风
天南地北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旗下旅游网站,评出巴黎戴高乐机场为全球十大最令人讨厌的国际机场之首。看到此新闻,除了莞尔,心中也颇认同。

  网民举出的诸多抱怨中,以“迷宫般的通道”这一条最令人感同身受。巴黎当初建设戴高乐机场时,为了要与众不同,特地把机场设计成圆形的:终站是圆形,围绕着终站的候机室是圆形,停机位的排列也呈环状,这意味着围绕着停机位的外环滑行道也不得不是环形的。这弄巧反拙的设计使到乘客与空务人员进出机场时,常会迷失而团团转。

  飞机降落后离开跑道就得滑行到停机位。巴黎戴高乐机场的滑行运作因经过当局的精心规划,机师只需遵循标准规划图表上的路线,不需指挥员引导就能自个滑行到指定的停机位。从飞行员角度而言,戴高乐机场的滑行路线因高度规化而有所局限,往往需绕道,导致不便。

  以抵境飞机为例,要滑行到终站停机位时,除了循着外环滑行道,然后经由唯一的入口拐入停机坪,就别无他径。又因外环滑行道只能是逆时钟方向前进,错过了这唯一的入口,飞机就得顺着这外环滑行道绕个大圈才能回到这唯一的入口。令人头痛的是,入口位置是在停机位之前好一段距离。虽然滑行图表上清楚列出,但因环形排列的停机位错综复杂,不同停机位又有不同入口,稍不留神,待到机师看清肯定了停机位的时候,很可能已错过了入口。

  有机师错过入口吗?答案是肯定的。曾有一组机员,不知何故连续错过入口而冤枉地绕了外环滑行道三大圈,虽然最终还是到了停机位,却被其他同事戏谑的冠上“走马灯机师”的绰号,落得英名不保。

  法国人爱浪漫,把机场设计成圆形是可以理解的;君不见爱情小说或歌曲不就常以圈圈来诠释浪漫吗?只是圈圈套不好,反成圈套而碍手碍脚。看来戴高乐机场就是落入了自己的圈套而被选为最令人讨厌的国际机场,声名当然狼藉。
终于来到大峡谷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虎威
六弦琴

  想到不知凭借多少因缘和合,才成就了我们一家人这段难忘的旅程,心里只存感激。

  千里迢迢来到加州,除了探亲,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那就是游览慕名已久的大峡谷。尽管那里属于亚利桑那州,须专程拜访,但在广大的美国已算是近水楼台。

  所谓“专程拜访”,乃是特地从三藩市坐内陆机往拉斯维加斯,以赌城为“基地”另飞大峡谷作一日游,再飞洛杉矶。

  大峡谷一日游是早在网上预订的。整个行程是先搭小飞机到大峡谷南部,然后坐直升机飞落河谷,继而乘船游河,再坐直升机回到顶上,转乘游览车前往景点,最后搭小飞机回拉斯维加斯,可说是一日里“机舟车劳顿”。但出发前一天接到电话,通知因为码头维修,游河取消,遂少了“舟”这一元素。

  搭极小型飞机感觉新鲜。搭客都要预先申报重量,在候机室登记时还要秤重,才确定座位,这是为了使飞机平衡载重。我被安排坐在机长后方靠窗的位置,十分兴奋,从起飞那一刻便只顾往外望。只见无边无际的,尽是灰棕色的沙地,折叠成千姿百态的山峦,其中有湖泊,呈现迷人的澄蓝色。

  约半小时的飞行将我们带到大峡谷附近的跑道。从这里眺望,无法感受上天一件伟大的作品,就在不远之处。直到由直升机载着升空,并趋向边缘地带,才肯定自己确实已来到这个自学生时代就希望能“到此一游”的地方。

  一飞过“边缘”,便是巨大的落差。眼前忽然出现截然不同的景观,那是一片延绵不绝的深远谷地。直升机渐往下移,就像一只鸟,漫飞在峭壁之间。那壁是层层融合的岩石,寸草不生,但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丰富,使人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里流。沿着它飞行了一段时间,直升机终降落河床一处平地,我们也“下机”在谷底走动。从这个角度看大峡谷,更觉其高——不,深。可惜不能在水面徐徐航行观两岸风光。

再次升空回到地面,有两个地点走访。一个是叫做“天桥”的建筑物。那是大峡谷里罕见的人工结构之一,可幸并不碍眼。平面呈U字型,底部以玻璃做成的天桥,悬桁于崖上。走在上面往下望,视线可直达谷底,即使没有惧高症并知悉玻璃十分安全,还是感到惊心。另一个是一处风光绝佳的观景点,游人可以在石崖边缘拍摄一级棒的照片——但当心,别走得太“边”,一失足后果即不堪设想;同时,也可以在大帐篷里用午餐。
  帐篷外有些桌椅摆在悬崖边,我们三人干脆就在蓝天白云下进食。简单的印第安风味食物——焖牛肉、马铃薯、粟米、蔬菜,此时食来竟然无比可口,只因为壮丽的大峡谷景色,有如一幅超脱的画卷,就在眼前。据说这道亿万年的风景,凭地壳移动与火山爆发塑造,并加上风、雪、雨及河流的长时间镂刻,方有此辉煌的效果。今日陆面的峭壁,曾是昔日海里的岩层。

  终于来到大峡谷,让一个小小梦想变成真实。庆幸有此不须多用脚力的行程,让近年来因膝盖磨损已不大可以“爬上爬下”的阿伯我,得以上落崖面谷底用种种方式亲近景点。虽然所游的只不过是巨大的大峡谷之一隅,并且来去匆匆,但想到不知凭借多少因缘和合,才成就了我们一家人这段难忘的旅程,心里只存感激。
回望过去

(2012-01-0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叶孝忠
在路上

  每个人都有一座看不见的城市,只有你才熟悉她的声音、味道和曾经发生过的事。尽管沧海桑田,这座城市永生不老,在它纵横交错的窄巷里,只有你才能解读出那些细节的含义。

  每次回家,总有机会到从小长大的地方走走,由那家最熟悉的咖啡店开始旅行。里面的摊贩已经几番易主,唯有那家有名的炸香蕉摊还在,很多年了,我就再也没有尝过那味道,它恒久不变的存在却让我感觉安心。

  不知道食客们知道吗?在他们坐着大快朵颐的位置,很多年前,有一个小孩在同样的地方爬格子或做作业,关门时就会由储藏室搬出孟加拉床睡觉,那种木结构的帆布床,现在应该已经绝迹了吧,它十分坚韧,要睡很长的时间,才会报废。

  他们不知道的,过去的咖啡都是在炭火上烤煮并保温的,炭火上还能烤面包,设计十分聪明。每天下午会有人把面包送到店里,他们或许都没看过那么大的面包,足足有半截手臂那么长,表皮是乌黑亮亮的,透着香香的焦味。我们先将那层烤焦的面包皮削掉,就露出柔软,宛如婴孩肌肤的白面包,面包皮也不会浪费,我们拿到公园水池喂日本鱼。当时的冰块也是巨大无比的,工人用铁钩将冰块由运冰车一直拖到冰箱,要用的时候还需要用戳冰器将冰块戳碎。当时冰箱里都是瓶装汽水,不只占位而且沉甸甸的,它有好多缺点,但握在手上却令人感觉幸福。天气热的夜晚,我总是开着这些冰箱的门吹冷气。

  新的一年,我们都习惯展望未来,但我确实对总会来的未来提不起劲,也相信只有在过去里才藏有对未来的暗示。
习劳知感恩

(2012-01-0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何濛
好为人师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校是否还有值日生制度?只知道一般学校外包给清洁公司承担全校的清洁工作,而干这行的多数是年迈者。这种活儿不易干!天蒙亮,他们要打扫课室抹桌椅。学生上课时,他们要洗厕所,然后清理图书馆、礼堂、活动室、教员室、食堂、操场、停车场等地方。学校举行庆典,他们要从储藏室搬出几百张椅子到礼堂,庆典后,又要把椅子搬回原处。

  一所学校有数十间课室,三四十间厕所,一两千个教师和学生。每天扔弃的纸屑垃圾何其多!加上各种各样的设施,需要多少人力才能维持干净?当然,以国家的经济能力,可以请得起更多清洁工,不必动员学生。

  今日学生在家有外佣,在学校有校工。家长老师只要他们读书考试做状元,其他甭管。日子久了,他们养成懒惰依赖的性格,不事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最终不懂得打理生活。个个变成考试高手,生活低能儿。

  山东电视台播放《天下父母》的栏目里,访问一个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她要儿子争分夺秒读书,不准做别的事。儿子13岁考上大学,她跟着去陪读,帮孩子洗衣做饭甚至洗头。儿子16岁做研究生时,她还要求共住宿舍,最后大学把她儿子给开除了。

  那些年,我们就不一样。每间课室有扫把、畚箕、抹布、字纸篓,以及轮值时间表。值日生每天要提早到校,分工合作,打扫课室。每个学期还有大扫除,师生动手把走廊、厕所、礼堂等属于大家的地方洗刷一番。校长也身体力行,参与其事。

  我想,如果每班学生负责课室清洁;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碗筷去食堂,吃饱后洗净;如果人人遵守厕所规则,不就可以节省许多人力吗?到美国旅游时,看到那里的快餐厅和食阁备置收集桶。顾客用膳后会自动把碗碟刀叉分别放进桶里。我们则没有这种好习惯,致使一些人手不足的小贩中心桌面杯盘狼藉,厕所湿滑脏臭。

  朱子治家格言曰:“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家长应该要孩子做家务,学校该强制学生打扫校园,养成劳作习惯。习劳知感恩。唯有亲自动手,我们才能体会到清洁工人的辛苦,会感激他们提供的服务。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大家才会珍惜公物,爱护环境,保持洁净。在劳动实践中,我们还会发挥群体合作精神。这是品德教育,是感恩教育,也是我们要提倡德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花那么敏感

(2012-01-0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方桂香
小方格

  有的老师说,每年为学生写推荐书最难,明明不理想却似乎约定俗成地非把不好或不太好的写成不错或好。谎言式的瞎吹当然不足取,这会让学生认不清什么才是天下第一,但适当的鼓励与发掘却是师长重要的职责。就像李显龙总理所说:“我们要看一个人更多方面的能力,认可更多种成就模式及杰出的方式。”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总有学业以外的某个优点,比如乐于助人、心地善良、有正义感等不同的人格魅力,或其他方面如艺术或体育的才华,老师应该细心观察,然后集中加以表扬。对于成绩还可以的学生,稍稍给他轻推一把地加点分,也可能产生不可限量的激励作用。

  幻术大师大卫考柏菲最喜欢阿波里奈尔的一段诗:“到边缘来,他说。/他们说:我们怕。/到边缘来,他说。/他们来了。/他推他们一把,他们就飞了。”你看,这轻轻一推的力量。

  推荐书对没有特别杰出成绩,比赛奖章,没有各种得奖证书的许许多多一般的学生,几乎就成了他们学生时代唯一一次的被表扬。这对自尊与自信心的建立,是不容低估的力量。爱默生把自信当成是成功的首要秘诀。

  记得我在华初念书时,一个成绩中等的同学,读了老师给她写的推荐书,流下了泪。当时,她对我说:“18年来,还没人这样称赞我,噢,肯定我。”其实她的推荐书内容也没什么诗辞歌赋,许多同学的推荐书内容大都是今天天气晴朗,这是我在多年后才发现的。但即使是老师很标准化的推荐文字,对我们学生来说,还是那么有激励性。被人称赞的感觉真的特别好,尤其是被老师写了满满的半页纸。那一刻,我们变得精神抖擞,自尊自信心大大提升,走起路来有风,说起话来有力,因为我们就是老师称颂的用功又勇敢的好学生。

  长大后投入职场的人,更加体会到要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肯定,是那么可遇不可求。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处身的社会一般都没有赞美文化的普遍待遇。这些年来,我尤其感悟到,只有成就大与气量大的人,才有度量又能恰如其分的赞赏别人肯定别人。当然,对已建立实力的人,有时不必别人肯定,也知道自己斤两在哪里,自信的光芒不必依赖别人的赞美。但对还没有见到优异成绩,或优异成绩还没多少的学生,来自学校对他们的赞美,就肯定是非常关键了。

  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学学美国人特别会用顶级形容词赞赏别人,不论是对学生、对朋友或对陌生的顾客,他们常用“非常棒、好、非常了不起”的肯定词。别说学生,一般成年人听到这样的回应,就算没抖起信心,也会松一口气。松一口气,对动不动就会不安地紧绷着神经的现代人,也可以说是一大收获了。

  美国著名广告人兼创意理论家奥斯蒙(Alex F. Osborn)是“脑激荡”(Brainstorming)理论的创立者。这是对一个问题采取突击队员那样不断猛攻的自由讨论方式。奥斯蒙在成功之前干过各行各业,一度还被一家报社以“无能”为理由开除掉。在人生的坎坷路上,他最能体会赞美的力量。他说:“自尊是那么敏感的一朵花,赞美往往会叫它开放,而浇冷水会叫它提早枯掉。” 可惜社会上往往是浇冷水者满街走,偶尔有一株花长得特艳丽,浇冷水者索性把双眼缝起来,然后悲哀地说,我们哪有花哪有草哪有树啊?我们只有我肩膀上的一只乌鸦。
数银角

(2012-01-02)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吴韦材
自聊室

  当然我认识这孩子。十一二岁吧,虽然不懂他名字,但我知道他是谁。他母亲就在廉价店外面摆了个报摊。也多年了。

  我到小贩中心吃早餐常遇到他。很容易认出来,就是那绿色体操裤。见到他时,多数是在买油条或水粿,起初我并没注意到那天他就坐在我对面桌子旁。那天,我有个户外拍摄工作,因此一早就去吃云吞面。是他那个一直重复的动作引起我注意。他在数银角。

  他数了好几次。

  偷偷瞄他一下。那神情,像是要一再肯定手里确实有足够的钱。哦,原来那天不是在平时熟悉的摊位上。原来那天他也要打包云吞面。

  3元钱。打包另加两角。

  我真的不想胡乱去猜测为什么他老在数那些银角。或许,就因为报摊上本来就多用银角,不足为奇。然而,他又数了。一次。过了不久,又一次。其实表情挺内敛的,只是眼睛瞄瞄面摊,再瞄瞄手心里,但也看不出什么。或许,就怕带少了。或许觉得一包面原来要花那么多银角是有点贵。又或许他这个年纪其实还不会这么想。或许他只是要肯定手中银角数目多几次,只因为平时很少打包云吞面。其他任何煽情的想法,都是我职业病而已。

  当然我见过穷人。附近的,我意思是。因为我这附近也是个低档穷区。

  5元理发。塑料拖鞋2元。背心10元3件。凌晨4点半小贩中心就挤满赶着接班的劳工人潮。炒米粉加一个煎蛋一块午餐肉1元8角。是比别处便宜很多。没办法,太贵吃不起。

所以那包3元2角的云吞面,算是贵的了。
  会不会因为是他的生日?会不会是因为他今年成绩也考得不错所以妈妈叫他自己去打包选一些自己想吃的?你看你看,我又煽情了。

  但我为什么会如此煽情呢?是我刻意的吗?是因为我天天住在豪宅里发着悲天悯人的春秋大梦吗?是因为我样样东西都不嫌贵,因此当看到一个小孩来来去去数自己手里的银角我就禁不住引起“很高层次的惊讶与诧异”吗?

  我绝对不是第一次见人数银角。

  家里翻新,需要纸箱,遍寻不获,想起对面中心有个拾荒老者,一天到晚推着木板轮子到处收集纸箱,便去向他买。他皱纹斑驳的手,也一样很仔细地数着银角。一个,一个,再一个,那是一双风吹日晒的手,尤其那特大关节,仿佛跟硬绷绷的银角特别地配搭,看吧,一定是我那种养尊处优的同情心又虚伪地浮上来了。一定是我觉得自己跟他买了几个纸箱就是行了善。虚伪的我。矫情的我。直到有个夜里大约10点半我无意看到窗外这名拾荒老者还在推着整车纸皮小心翼翼过马路——我才看到自己虽然还没糜烂却就已经腐了的心。有些事情,一定要身历其境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啊我们的香槟美酒乐园温泉如是。那么凄风苦雨极力挣扎又何尝不如是?

  不在其中,无法领会。而无法领会就只能“很高层次地去惊讶与诧异”了。

  但社会总是有真相存在的。

  只不过这些真相不会出现在正规得体的形象宣扬片里。这些真相不会跟烟花或明信片相互辉映在一起。

  当你下次迟迟下班,拖着快要散开的疲累身体,惦着日子的担忧,挤着汗臭丧脸的车厢,感到日子仿佛一片茫然,并开始伸手入口袋或拿出钱包也瞄一瞄之际,那时,那种很高层次的惊讶与诧异就会一下子变得很实际。

  嗯,这个时候,就有点能体会来来回回数银角的心情了。

有些事情,一定要身历其境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的香槟美酒乐园温泉如是。那么凄风苦雨极力挣扎又何尝不如是?
笔心

确实对总会来的未来提不起劲,也相信只有在过去里才藏有对未来的暗示。

  ——叶孝忠
开学了,舒解孩子的失落与迷惘

(2012-01-03)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家长应关注孩子对新学年的适应能力,并适时的伸出援手。(档案照)

凌展辉说孩子在适应新学习环境时,家长应给予鼓励和安慰。
● 莫美颜
今天是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专家说,上小一和中一的孩子得面对新环境、师长与同学,承受最多的压力。家长除了协助孩子调整心态面对新学年,开学后,还要松紧有致,逐步的与孩子一起作出各种调整,让他们更快的融入新的学习生活。

  我的孩子上小学了,高兴之余,还有点担心,不知孩子适不适应,也不晓得自己可做些什么来帮助他。这是家有儿女初上小学家长的心情写照,这样的烦恼年复一年在不同家长身上重复着。如何协助孩子调整心态面对新学年,对“老手”家长来说这已是老掉牙的话题,但这正是“新手”家长需要鼓励和提点的时候。

  开学是孩子们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在为孩子做好开学准备的同时,家长也要跟着一起“开学”。因为良好的学习生活需要孩子和家长共同营造。

  新学年开始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经过一段漫长的假期以后,生活节奏和秩序上都还处于休整状态。孩子们首先要“收心”,为重新开学做好准备。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家长应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孩子,和孩子共同快乐地成长!

  孩子从幼稚园进入小学,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变化,家长对这样的转变要有所认识才能帮助孩子纳入小学生活的正轨。

小一:学习负责任与自律

  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凌展辉说,幼稚园生活和小学生活差异很大,幼稚园上课时间一般不过三个小时,小学是一个半天,读上午班的,还必须起早摸黑,对一个7岁大的孩子来说不是很容易适应的转变。

  还有幼稚园纪律没那么严格,小学就不一样,课室有课室的纪律要遵守,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时长,只有休息节时才可以休息,休息时要自己买东西吃,读下午班的不能睡午觉。学校对于小一新生是个全新又陌生的环境,加上没有自己熟悉的同学和朋友,所以难免紧张、害怕。当看到学校里这么多同学,这么多模样一样的书包时他们可能会担心拿错书包,甚至担心排错队上错校车,下错站。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学校熟悉环境,让孩子熟悉学校、教室的位置,上下课的铃声等。凌展辉说,家长也可以教孩子如何用钱;并跟老师多联系以便了解孩子的适应情况,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新的学习生活。

出现状况时家长也不必太担心,别动不动就为孩子出头,比如小女生碰到说话大声的男教师,以为老师骂她,家长不必急着给孩子换班。凌展辉说,这样做不妥当,因为学习与不同的人相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学习经验,家长这种过于呵护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所以让有关老师知道孩子面对的问题才是明智之举。
  在孩子学习适应新学习环境的阶段,家长要多给孩子鼓励和安慰,并多陪陪孩子。凌展辉说,这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消除恐惧感。

  小一是个充满挑战的学习阶段,也是孩子开始学习负责任和自律的时段。开始时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整理书包,半年后让孩子自己整理,家长只帮忙检查。凌展辉说,这样孩子就可在这种慢慢放手的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

中一:学习分配时间

  好不容易孩子终于小学毕业升上初中了。从小学升上中学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

  初中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剧变,虽然不一定在升学后立即开始,但家长也要为这种变化做好准备。此外,中一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孤单,特别是没和以前的朋友同校,所分配到的又是孩子不喜欢的学校时,孩子可能就会觉得不舒服而出现适应不良的问题。

  林景明在小学有一群死党,分配中学的结果他和这批好友分开了,他争取转校不成功,开学第一天带着不愉快的心情上学,结果迟到了。像林景明这样的个案并不少见,值得家长注意。

  另外,一些在邻里小学表现不俗的孩子,被分配到名校就读后也可能有适应不来的问题。因为他过去是学校里出色的学生,深获学校的器重,同学的仰慕,可是到了名校后,跟他一样优秀的学生比比皆是,他可能再也不是同学的焦点,而产生失落感。凌展辉说,这也是家长要注意的。

  凌展辉说,初中一也是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孩子要面对全新的多了很多的科目,全新的老师和同学,还要上课外辅助课程,孩子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也要更懂得分配时间。在孩子选择课外辅助课程时,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和孩子讨论,以协助他合理分配时间,免得耽误课业。

  这时期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鼓励他们结交新朋友。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喜欢家长跟学校有太多的联系,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留点自由的空间,但一定要孩子养成凡事都要交代的习惯。凌展辉说,家长可以慢慢放手,但千万别放得太快,同时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课业成绩,当发现孩子有学习问题时应及时补救,以免为时已晚。
桂兰街

(2012-01-03)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天南地北
王振春

  桂兰街,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

  童年时到铁巴刹、白沙浮,常从这里经过。

  桂兰街的全名叫陈桂兰街,但很少听人这样叫过。广府人大都叫桂兰街,福建人则叫桂兰巷。这条街又长又大,两边是三层楼的店屋,路上的车辆又多,明明是街不是巷,为什么叫桂兰巷?

  桂兰街也好,桂兰巷也好,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个福建殷商陈桂兰而得名。

  上世纪50年代,我住在海南一街,常在早上陪妈妈走进桂兰街的一条小巷,小巷里别有洞天,小贩大声叫卖,顾客讨价还价,热闹得很。原来,桂兰街的小巷,有个如此热闹的小巴刹。

  一进小巷,便有走进巴刹的感觉。两边的地上,一摊接一摊,卖的都是豆芽、豆腐之类。有对老夫妇,老家好像和我母亲同一个村,又同样姓严,我们一进小巷,第一件事,便是和他们买虾米、蒜头等。

  桂兰街有两个通到巴刹的小巷,一个在大马路那端,一个在美芝路这边,我跑较多的是靠近大马路那端的小巷,一个星期不知进进出出多少回。

  所以,对桂兰街,一点都不陌生。

 1990年,桂兰街拆了,但只拆一边,另一边保留,重新装修。被拆的那排店屋,走入了历史,一了百了;保留下来的这排,像失去了作伴几十年的亲友,今后要在风雨岁月中,守着百岁高龄的桂兰街。
  最近到桂兰街跑一回,被拆掉的那排屋子没发展,空地一块,通往巴刹的那个小巷,还留下少许痕迹。我告诉自己,童年时代,我和母亲就是从这条小巷走进巴刹的。

  被拆掉的那排屋子,其中有一间是文化奖得主英培安的家,三十年前我到过,印象最深的是,屋子里的书架又高又大,摆满了书,整个墙壁一片书海,爱书的我,心中赞佩不已。

  从培安的家出来,走到桂兰街的路口,面对大马路的,是大新酒楼。那时孩子还小,曾带他们去吃过点心。大新酒楼的对面,是中佛药行,再往前走,便是连城街。

  连城街还算幸运,两边的店屋没有被拆,虽然经过美容手术,变成了漂亮的大姑娘,整条街披上艳丽的新装,风姿绰约,但昔日连城街的乡情,老街的沧桑美,永远找不回了。
法国的另一种美

(2012-01-04)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王舒杨

形如溅起的水滴般的银色雕塑,其曲线方程正是由三角函数所定义。
● 王舒杨 记者侧记
  一提起法国,人们最先想到的通常就是时尚之都,美食天堂,很少人会把这个浪漫的国度与科学和工程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或从来就不曾意识到,这是一个诞生了笛卡尔、帕斯卡、安培和库仑,成就了居里夫人的国家,一个在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中几乎每届都榜上有名的国家。

  以记者身份重游法国,参观科学馆和空中客车组装厂,大概也是因为工程系的背景而有种与旧人相逢的亲近感。就连在飞机上翻看法国航空的法英双语杂志,也惊讶地发现其中一页竟然出现了带有sin和cosh等符号的三角函数等式,仿佛冥冥中都有人安排着这次与老朋友的会面。

  细读后才知道,原来是在介绍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目前正在举办的大型展览──“数学博览会”。这个法国珠宝品牌和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携手,把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数学研究人员邀请到一起,碰撞出独特的艺术设计作品(这并非法国时尚界第一次从数学中汲取灵感)。

  手中的画页上,是一个形如溅起的水滴般的银色雕塑,其曲线方程正是由三角函数所定义。时隔这么多年,在最不经意的瞬间,我再次被数学的美所惊艳。对于喜爱数学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不可名状却又同时是能够解释的美,一种绝对化了的优雅。

  数学科学和工程,与美和优雅,两者其实并不像很多厌倦这些学科的人所想象的那样矛盾。前者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后者。比如,一道数学证明题可能有很多种证明的方法,都是对的,但在一些高等学府里,较为讲究的老教授往往会在批卷子时给予极少数人加分,因为他们的解题过程“优雅无瑕”。这种数学之美,同样适用于科学与工程。说到底就是一种有根据的美学。

  也许很多在埃菲尔铁塔下留影的游客都不知道,在埃菲尔铁塔上刻有72个法国人名。他们不是时尚界的明星,更不是商界的精英,而是科学家与工程师,其中包括发现了涡电流和傅科摆的傅科,以电磁理论创立了数学物理学的泊松,还有傅立叶定律的创始人傅立叶。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居斯塔夫·埃菲尔,本身就是一位金属结构专家与工程师。

  当然,时代总是在变的。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成的时候,它是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而那正是工业革命席卷世界的年代。如今,法国这个传统科技强国由于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科技产业领域的投资日益减少,因而流失了大量科研人才。法国政府自2004年开始,下大力气扭转这一局势,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先后成立了国家科研署和工业创新署。

  好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法国人似乎与生俱来的数学细胞并没有消失,而这个民族对科学与工程仍然保持着极高的热忱。科学馆一行,看到络绎不绝的小朋友排着队跟着老师参观,数量可谓惊人。位于巴黎的科学馆是世界上最气派的科学馆之一,也是更新最勤,内容最丰富的科学馆之一。几十个大小展厅平均几个月至1年半便呈献全新展览,而且还根据参观者年龄细分成专门为3至6岁、6至12岁和12岁以上准备的展览主题。

  也许这个国家未来科学与工程界的希望就在那一张张充满好奇的小脸上。看着他们用小手指着多媒体画面追问老师的样子,我再一次被这个国家感动了。在这一瞬间,法国的美和时尚、名酒,甚至是浪漫无拘的爱情,都无关。
新年杂想

(2012-01-04)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蓝璐璐
天平秤

  一旦踏入新的一年,天气突然转成暖和,人也跟着精神起来,仿佛刚从冬眠苏醒。

——蓝璐璐

  日子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明明就是几个数字,也只相差一天,但是12月31日和1月1日就能给人迥然不同的感觉。每年到了12月,工作和生活步伐都慢了起来,时间好像也变长了,即使是住在炎热的新加坡,年底总似乎比其他月份多了凉意和懒散气氛。但是一旦踏入新的一年,天气突然转成暖和,人也跟着精神起来,仿佛刚从冬眠苏醒,伸一伸懒腰,动动浑身关节,又可以再次整装出发了。

  小时候我不怎么喜欢阳历新年。一来阳历新年不比农历新年多姿多彩,既没新衣穿,也没红包拿,有什么值得高兴?二来我是年头出世的,每次过了新年不到几天就要过生日。我父母一向生活节俭,家人生辰时除了多了一碗面线和一个红鸡蛋,倒没有像现在的小孩有什么礼物或生日会,因此新的一年到来就意味着很快我又大一岁,身为长女的我就更多责任,哪会对新年感到兴奋?唯一叫我向往的是新年一过,就是新学年的开始,想到能够认识新同学和学习新知识,便会怦然心动。在这方面我也许是属于另类的,可能是我读书比较有心得,所以不像其他小孩畏惧新年开学,反而对升上新年级心驰神往。

  长大一点开始注意自己多些,也学他人在年初定下新年展望,总是兴致勃勃写下一大堆计划,好像“减肥10公斤”、“升级加薪”、“结交男朋友”等。忙了一年后才发现有些目标被定得太高或不切实际,而很多时候这些事情都受到外部因素牵制,不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即使再努力也未必能达到,到了年尾不免会觉得沮丧。后来我想通了,新年时也不再立下什么春秋大志,与其把心思放在结果上,我领悟到关注过程更让人有成就感。譬如,说要减肥10公斤,还不如下定决心定期到附近公园步行;既可看看花圃有没有多长出不知名的花,又可以壮体养生,若能连带甩掉身体上多余的脂肪,那就算是赚到了。更往深入一点想,若能决意把每一日过得充实,该做的责任尽量把它做得最好,以追求生活真善美为人生目标,也不用等到过年才立大志,日子其实都一样,只是调整心态而已。

  近几年来,新年对我来说少了对自身的期望,而多了对国家及世界和平的希冀。在全球经济、天气,甚至军事都动荡不定的年代里,其实最珍贵的莫过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里行间的意思了,就以这句话作为我对2012年的祝词吧!

(博客:the-scale.blogspot.com)
那就是圣诞老人村吗?

(2012-01-04)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灵犀
客串篇

  圣诞节度假,朋友提议去芬兰。“那儿有个圣诞老人村,好浪漫啊!”

  “你知道冬天那儿几度?零下三十多度呢?要去你自己去,我可受不了。”

  芬兰不是没去过,芬兰的圣诞老人村也曾造访,可是那是在夏天。啊,那可是我的梦魇。

  其实出发前是蛮憧憬的。旅行社职员鼓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有多好玩就有多好玩。“可以到那儿找圣诞老人,可以买圣诞礼物,叫那儿的职员帮你在圣诞节时寄过来。你知道吗?新加坡的小孩在圣诞节时收到来自芬兰圣诞老人村的圣诞礼物会有多兴奋?”

  到了圣诞老人村,却是大大的失望。没有圣诞老人,没有人潮,没有想象中圣诞的样子。礼物疏疏落落,没什么选择。甚至没有一棵圣诞树。

  “当然啦!又不是圣诞节,现在是六月天啊!是夏季。”友人说。

  导游这时出现了。他说:“你们怎么不去拍照?跟圣诞老人拍照啊!”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小房间,一个圣诞老人坐在椅子上。圣诞老人哈哈大笑,说:“快来拍照。一张照片35芬兰麦克。你也可把照片印在明信片上或T恤上。那可要贵一点。”

  我望着那个圣诞老人,整个房间就只有这一个圣诞老人,他大概今天当值吧!负责陪到来寻找梦想中的圣诞老人的游客拍照。他天天这样陪人拍照,他不厌烦吗?看着看着,我竟厌烦起来。这样商业化的一个地方。我的梦想彻底幻灭了。

“我不拍了。”我跟友人讲,然后想离开。友人一手拉着我。“你傻了吗?这么辛苦来到这儿,你不拍?那你怎么证明你到过圣诞老人村?”
  我当然是拍了,最后。拍了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跟圣诞老人村里的圣诞老人。

  然后到邮局去,买了明信片,一张张的写上名字地址,并且买了超贵的邮票,吩咐邮局职员在圣诞时寄到遥远的新加坡。大概许多来自热带国家的游客都会做这种傻事吧!
窗外流星

(2012-01-04)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吴庆康
2359hrs

我的心事最容易流露 我最有心情骂人 我用情也最深

  飞机+星空+流星+新月,那个晚上觉得自己和宇宙万物有灵犀感应,在岁末将近之际,感触更深。

乘搭“红眼”航班回新的一个晚上,临睡前望了望窗外云层上的星空,有很多从地面上看不见的星星。有颗特别明亮,也许是金星、火星,或木星,感觉很奇特,觉得世界真的很小宇宙很大,星星那么多,有些还好像很靠近,很想抓一把放进口袋。

  有时,我还会在飞机窗外看见其他飞机在上面下面快速飞过,飞机在万里晴空下显得非常小,就像飞机窗外的“星相图”总有让人觉得自己很渺小很谦卑的力量。很多我们以为很重要的事,往往只有在这种视野非常宽阔的境界才得以变成次要。我喜欢这样的领悟,因为能让我时时提醒自己,别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别什么都以我自居,比我更重要,比我更凄惨,比我更美丽,比我更累,比我更有需要的人,多的是。

德士起价,地铁故障,巴士迷路,到处堵车,拥车证居高不下;“过路费”闸门越来越多,政府高官高高在上不知民情民意,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一年不断投诉埋怨的生活大小事。但只要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点,我们的这些不满和不快在种种的天灾(地震/海啸)人祸(独裁/滥杀)之下就显得有点小儿科。

  我们美丽的地球每天都不太平,除了天灾,在某些角落总有一些狂人对世界有奇怪/可怕的念头,最不可思议也最悲哀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妇女被强奸了还得因“通奸”罪名被判入狱;还有一些统治者下令女性不能开车(以免她们到外偷情);女性不能购买/食用香蕉/黄瓜等会让她们“联想”到男性生殖器的水果;仍有同志因性向而被迫害/欺压。看到我们的“先进文明”世界如此落后,你会希望可以时时刻刻都望着灿烂星空,愿宇宙的另一端会有更美丽的另一个地球。

那么巧,科学家不久前也发现了最接近地球的“第二地球”(代号 Kepler 22B),除了面积比地球大2.4倍之外,其温度、公转、自转等都显示了最高程度的生命可能性。我望着飞机窗外的星空,猜想哪一道闪烁的星光来自“第二地球”?如果科学家最近发现的超光速元素就是我们进行时空/时间旅行的开始,与“第二地球”那600光年的距离也就一点都不遥远了。

  那会不会是只有快乐的一个世界?如果那里真有如我们的世界一样的文明,会不会也有那么多无聊/残酷/无理/疯狂/悲惨/痛苦的事件天天上演?会不会也有总是怨声载道的“生物”?抑或他们也正观察我们,嘲笑我们的幼稚,庆幸他们的优秀?

然后突然一颗流星在飞机窗外划过,这还是我第一次从飞机上看见流星,心头为之一振。灿烂星空没有来自地面灯火的干扰,本来就该更容易看见流星。果然,没多久又一颗,飞机+星空+流星+新月,那个晚上觉得自己和宇宙万物有灵犀感应,在岁末将近之际,感触更深。
  我抓紧机会,做了一个我以前总认为很无聊的举动,闭上双眼许了一个愿望,愿2012年的世界末日预言只将地球不好的种种毁灭,希望在比较接近星空的飞机上,让愿望有更大的成真概率。
母语算什么?

(2012-01-03)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王芷佳
  现今的青年可谓多才多艺,可是对于自己的母语感兴趣的又有几人呢?可谓少之又少。这对于我国青年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的整体发展而言更是一个绊脚石。

  如今受到外国影视、流行文化的影响,我国青年对外国语言如日语、韩语爱不释手。在自己母语都学不好的情况下,这些“向外看”的青年竟然有闲情雅致去学习外语,这样的现象真是令人费解。当然,不是说学习多一种语言是不对的,不过在自己的母语都无法掌握好的前提下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连自己的母族语言和文化都无法认同,还要去认识或认同别人的语言、文化?学习外语是为了什么?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声音”?为了认识世界各地的人?为了……为了……还是为了不学习母语?

  其实,把自己的母语学好有什么难为情的?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为何不能因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豪呢?连不懂汉字的老外都急着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美文字、千古流传的文化,可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我国华族青年却一点兴趣也没有。这实在令人担心。

  华语除了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引起很大的热潮,在全世界的使用人数也是最多的。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人数多达11.23亿,英语4.7亿,日语1.25亿。可见,华语在全球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语。所以说,想要全世界的人都听懂你、要结交全球各地的朋友,能不学好自己的母语吗?

  当然,学习华语、学习母语不只是为了经济利益。母语是我们的根本,没有了母语的认知,就无法理解千百年累积下来的中华文化。不管外貌上是不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只要是失去了对华语的掌握,在认知、道德方面都无法理解老祖宗留下来的“礼义廉耻”。建国总理李光耀也曾经说过:“我们要保留华语,有好几个因素,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上的,是自尊的问题。你必须有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是必要的。接下来才是经济价值……”

  因此,学习母语是何等重要的。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只有在掌握好母语的前提下,才应该考虑是否要学习其他语言。这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也是对自己母语的尊重。
王舒杨:新年决心

(2012-01-0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星星月亮太阳
王舒杨

  时隔一年,话题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新年决心。这么多年来每每岁末表决心,实现的没几个(甚至已经记不住究竟决心要做些什么),甚至连“以后再也不做不会实现的新年决心”这个决心都没有实现。

  不过今年还是很希望能正正经经表些决心,毕竟这次跨年也意味着步入职场一年半,而身边朋友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开始陆续结婚生子,催人反观自己的生命刻度。就是在这样一种上下求索的心境中,在中国大陆的“人人网”上撞见一篇文章,题为《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人生目标、现实、后悔和经历》。

  题目很长,且看似空洞,但就是这篇文章吸引了很多不喜欢励志文章并对成功学持怀疑态度的人从头认真读到尾,然后热切转载。这篇1万7000多字的文章,来自于一个撰写时才22岁的年轻人。数月前,他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不久,便辞去一份让很多人羡慕嫉妒的工作,跟著名的黑石公司及150万人民币(约30万新币)年薪道了别。决定辞职是因为,他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努力思索人生目标后,意识到那份工作不能带给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文章指出很多成功学文章的通病——他们一直鼓励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但从来不告诉我们怎么去找到我们想做的事。作者介绍了一个方法:用一个小时完全独处,没有任何干扰。准备几张大的白纸,一支笔。在第一张白纸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然后不断重复,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作者指出,人们通常需要15至20分钟反复回答“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的过程,去剔除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这些都是“伪装的答案”。

  不管这个方法的试用者是否像作者预言的一样,在发现“最终的答案”时达到“情感上的崩溃”,这篇文章对于总是无法完成新年计划的人来说,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这个方法即便没有用,也就是浪费了一小时,我们浪费在面簿上的时间都不止一小时了。

  我们列出来的新年决心是真正内心深处渴望要达到的目标吗?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比如“我要减肥!”这样的决心,如果挖地三尺去究其本因,是什么?为了更漂亮,还是更健康?更漂亮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吸引更多目光?吸引更多目光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是为了健康,是因为有哪些经历令人想要痛改前非,还是觉得健康是好事,所以想要为健康减肥?再比如“我要赚钱”,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更有尊严?那尊严的定义又是什么?为了享受人生?什么对你来说是一种享受呢?

  也许,很多新年决心没有完成的原因,未必只是缺乏毅力,而是内心深处真的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渴望想要做这件事情。一些小的决心,完成后也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能是因为它们没有大的方向;大的决心又没能完成。可能这都是因为,这些决心本身经不起推敲,只是我们觉得这样的决心是好的,而那本来也并非我们心底最真实最原始的愿景。

也许当我们找到心底最真的渴望时,哪天做决心都不晚。如果不是最真的渴望,每年按时做,也没有用。
(作者是本报记者)
林海燕:1月1日11个愿望

(2012-01-0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林海燕
潜台词

  今天是1月1日,你有什么新想法,什么新愿望?

日前接受杂志访问,谈新一年的健康、饮食计划,希望自己可以:

  一、每周运动三次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发表的“2010体育运动指数”显示,57%国人每周至少运动一次,每周运动至少三次的人有26%。我固然知道运动的重要性,但往往抱着“三天打鱼四天晒网”的心态,经常给自己找不同借口(例如腰酸背痛、孩子测验),每周一般只运动一次,很努力的话两次,三次几乎没发生过。

  二、多做瑜伽

  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十大运动项目是跑步、游泳、健步走、健身、羽球、足球、脚踏车、篮球、高尔夫球和瑜伽。我喜欢做瑜伽,但身体的灵活性远远不及教练和同学,所以暗自告诉自己:我的存在给予他人自信,只要多勤练,今天会比昨天更能扭转身躯。

  三、减少食量

  步入中年,新陈代谢率下降,多吃对身体造成负担,应少吃多餐,而且尽量在家用餐,避开油腻、煎炸的食物,还有自助餐!万事达卡的调查发现,新加坡人每月花费约275元在外用餐,最常去的饮餐场所是小贩中心和食阁。最近刚从美国回来,儿子隔天一早醒来,和爸爸去小贩中心吃皮蛋粥,还打包鱼圆面和菜头粿回来。

四、减轻体重
  搭巴士或地铁时有个隐忧:害怕好心人士让位。常看电视的孩子告诉妈妈:“要减肥可以去XXX,要更美去YYY,掉头发去ZZZ……”健康习惯造就健康身体,只有自己才能好好照顾自己。

  五、多一点紧张

  长女今年小六,面对人生第一场大考。我没有买过参考书给她,用的都是朋友孩子做不完的作业本。她也没有补习,学业方面全靠学校老师教导,还有自己和父母一起摸索。记得去年问一名小六家长,她儿子的压力大吗,她回答:“妈妈的压力更大!”看来,在竞争激烈的岛国,无法不做“怕输家长”,林妈妈得开始进入“备战状态”,迎接我人生的第二次小六会考!

  六、少一点自责

  星云法师指出,人生要学会“三不要”: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七、勤学印尼语

  建国总理李光耀在华文版的《李光耀:新加坡生存的硬道理》的首发仪式上,鼓励国人学习马来语为第三语言,以便更好地和邻国人民交往。孩子其实有一名“补习老师”,她是我们家印尼帮佣,每星期教我们十个新词汇和常用语。我与她用印尼语沟通,也鼓励她与孩子们这么做。

  八、多看书

  小时候阅读是唯一的嗜好,长大后找时间读书似乎是一种奢侈。周日晚上通常“陪读”,周末临睡前有点可能跟孩子一起看书,自己看书的时间根本没有。有一次企图“一石二鸟”,读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给孩子听,不到五分钟三人呼呼大睡……希望重新培养上图书馆和书店的好习惯,记得小三开始自己搭车到大巴窑图书馆借书,中学时期每周末都在百胜楼度过。

九、参加婚姻进修讲座
  关于爱情与婚姻,只有一种信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飞跃社区服务定期举办“风雨中同行”的婚姻讲座,让夫妻学习用对方的角度了解他/她的世界,给她她所需要的爱,给他他所需要的尊重,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十、去台湾

  岁末传来恶讯:台湾知名舞台戏剧导演、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李国修癌症恶化,大肠癌细胞转移肝脏,必须暂别舞台接受治疗。屏风频频传来电邮,告知剧团的最新发展。我把难过与焦虑,一一隐藏到“屏风”的邮箱文件夹里。

  李国修是我的戏剧启蒙恩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1995年,我到屏风担任他的导演助理,参与舞台剧《莎姆雷特》的排练。他教我的,不只戏剧,而是俯视人生的全方位态度。

  改编自李老师半自传故事的《京戏启示录》,过去几天在台北城市舞台公演。12月30日,是老师的56岁生日,他的生日愿望是:能与更多观众分享《京》的动人演出。台北市政府前天于是在可容纳两万人的台北田径场,同步转播这部舞台剧。祝福老师手术成功,身体健康,早日回到舞台上,接受观众更热烈的掌声!今年,一定到台湾探望您,听您侃侃而谈,“戏说”人生。

  十一、演好自己

  林青霞在《窗里窗外》自传中写道,拍了超过百部电影的她,“林青霞最难演的角色,还是林青霞。”适度调整自我,扮演好自己,永远是人生最大的挑战。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喜悦,新的体会,新的收获。

(作者是剧场编导/教育工作者)
吴新慧:命中没有注定

(2012-01-0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吴新慧
慢三拍

  2012,就这么快到来。

  两年前在飞机上看美国科幻灾难片《2012》时,心想这一年到来时地球会是什么样,人类和人性又会是什么样。

  这部描述2012年地球毁灭,预言2012世界末日的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地球的陆面遭海啸般的洪水没顶的惊心动魄镜头,而是电影里的超级强国与其他主要工业国领袖在联手展开危机应变时,如何还在玩弄政治、耍官僚和争利。地球的骤变是听天由命,而人类在紧急关头,却还是得听命于政治手段与官僚作风。生命的尊严,始终摆脱不了各种利字当头的束缚与操控。

  回顾人类在2011走过的各种天灾人祸,大至欧美引发的全球金融债务与股灾、日本的海啸与泰国的洪水,小至新加坡式的水灾与地铁事故、中国的小悦悦事件及屡发的校车意外与矿难事故等,我会选择用“命”字来概述这沉重又“非凡”的一年,也要用同样的字来寄望人类的命运在2012能有更好的拓展,更人性的开恩。

  国与国之间,官与民之间,以及原始的人与人之间,的确需要许多更人性的开恩。过去(一年)许多发生在新加坡内外的突发或危机事件的源头,其实是系在人自己身上。是人本身的傲慢、无良和无知,使人性与生命的尊严在事件起点及演变过程中都受到摧残。事在人为,地球或人类本身的灾难,都需要人自己来解脱——这包括一开始就不让地球和人受灾受困,毕竟预防比过后疗伤更重要。

  刚过去的12月26日是泰国旅游胜地普吉岛遭南亚大海啸袭击的七周年,那几天岛上不断有狂风呼啸,泰南一些村庄还被巨浪席卷,令人担心是海啸重来的前兆。担心归担心,普吉岛上的许许多多“老外”游客还是尽情地享受沙滩、阳光和海鲜美食,即使是当年曾被南亚大海啸没顶的普吉岛重灾区巴东海滩,在圣诞节前后都还是人山人海。26日海啸七周年的那个晚上,巴东海滩一带的酒店和店铺都突然停电,餐馆和店铺的服务员却还处之泰然,轻松点起蜡烛笑说,这不是更浪漫吗?

  我和家人住宿的公寓式酒店和巴东海滩是五分钟步行的距离,岛上停电或刮狂风的那几天,都没有响起任何暴风或海啸的警报,也许说明为何岛上的一切都如常运作。酒店柜台人员凯安说,2004年12月26日那场大海啸后,普吉岛上的商户和住户都知道海啸来袭时该怎么疏散逃命,也会叫游客怎么做,所以不怕。我们的语言不是很能沟通,但她那么胸有成竹,只能相信真有洪水来时,她会怎么救急和自救。凯安自己经历过洪水夹冲着树木和汽车迎面而来的那一幕,因为能及时逃到高楼,命是捡回来的,所以这几天的狂风和停电“不怕不怕”,我们这些旅客住户也不必害怕。

  提供包车服务的宋猜,对普吉岛这几年的迅速重建与发展则有不同感悟。据他说,这阳光与沙滩小岛在大海啸来袭两三个月后就迅速重建,一年后巴东海滩一带的店铺与酒店就如常运作。“这是商界知道怎么跟政府争取赔偿与磋商的结果,所以可以很快重建发展。在泰南一些村庄重灾地,则到现在还没修复好,因为村民没有谈判力量。”

他对普吉岛劫后余生的另一个遗憾是,岛上的好几个大自然绿地与风景区都被外商买下开发为豪宅或度假别墅,岛上的高楼与住宅增加了,岛民原本可免费消闲的地带却不断减少,而毫无节制的开发旅游经济所带来的电力负荷过重、物件上涨等问题也影响着岛上的民生与大自然生态。
  宋猜是土生土长的普吉岛民,对这地方有特别感情,不喜欢它只被当作是泰国经济的“摇钱树”。而许多岛民或村民的福利未能受照顾,将继续侵蚀着这地方的人性与幸福指数,宋猜一直笑脸迎人的背后,有着他希望能改变命运、改变金钱政治至上的渴望。

  大海啸后的命是捡回来的,金融危机和股灾后的“命”也许也会捡回来,还有校车超速超重的意外、地铁事故的危机处理等状况后“捡”回来的命或政府与企业机构的颜面,也许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事后如果掌权掌势和掌资源的各方,仍只看到操控命令以达“维稳”的重要,而不是更懂得尊重人性与改进民生,各种形式的人为的海啸还是会继续发生,捡回来的命还是会不断失去。

  重大天灾的杀伤力也许很容易引起人道关怀与帮助,一道简单的命令与指示,一个欠妥善的政策和机制对人性和社会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与伤害,却经常只能积累成一定民怨了才被正视当危机处理,处理过程中又因缺乏人性和不可一世的官僚或强硬态度,又推高了另一轮情绪。政府当局或企业机构的维稳手段如果只是高压和消音,那仍将只是一道道命令,并不能改变民生和命运,而维稳者所担心的民运或民众力量,恰恰是一道道命令的反弹。革命的确是有理的。

  命令、命运、民运,三者之间的互动在现代政治与现代发展管理中只会更见错综复杂,更需要智慧与人性的体贴。谁都不希望电影《2012》的世界末日预言会成真,但走过2011的天灾人祸,2012需要有新的勇气与智慧来面对我们自己在2011所留下的各种政治与经济遗憾和遗害。很多事情并非命中注定,是人为的命令与作为“注定”的,而命令、命运、民运,三者的微妙关系和经营,在新的一年里也许还是需要从最基本做起,要心到、口到、眼到和手到,就像读书一样,缺一就差了。

  2012是不是末日,还是要我们自己“注定”。

(作者是本报中国新闻主任)

很多事情并非命中注定,是人为的命令与作为“注定”的,而命令、命运、民运,三者的微妙关系和经营,在新的一年里也许还是需要从最基本做起,要心到、口到、眼到和手到,就像读书一样,缺一就差了。2012是不是末日,还是要我们自己“注定”。
陈士铭:在本地的买书回忆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陈士铭
  与书结缘,好像要追溯到住家后面的巴刹。

  没有错,在笔者上小学前,看到书籍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在巴刹内摆放各种儿童漫画书的摊位。在上世纪70年代,巴刹内有书摊除了摆卖报纸杂志之外,也兜售《儿童乐园》和《南洋儿童》等连环漫画书。这些当时已算是封面图画精美的漫画书,就开启了笔者接触书本的历程。

  在那个年代,因为年纪小,笔者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住家周围和附近就读的学校。除了巴刹摊位外,也留意到附近的商店也摆卖漫画书,但它们出售的漫画书,多是较昂贵的美国漫画书,诸如超人、蝙蝠侠和美国队长等等。由于店主可能担心有人入店偷书,这些漫画书都由店主用夹子悬挂在离地有成人高度的麻绳上,笔者当时都只能“望”书兴叹,总是很盼望自己能快高长大,而无须靠大人的力量就能摘下这些漫画书翻看一下。

  这些孩童时代看书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和周遭环境的变迁,而逐渐有了转变。出于学业中累积到更多知识,笔者已经不满足于阅读漫画书,而巴刹内书摊摆放的儿童漫画书逐年越来越少,以及附近商店的易主,也迫使笔者必须踏出住家附近的范围,寻找新的“精神粮食”,于是在上了中学后,开始与同学一同逛当时书店林立的维多利亚街和后来的百胜楼。

  这样的逛书经验可说是几乎贯穿了笔者接下来的整个学子时代,期间买下的书籍应该是有生以来最多的。除了书店,上世纪90年代开办的书展也是笔者不会错过的盛事,可以说,在那些年的每场中文书展和英文书展,都会有笔者的足迹。

  迈入了21世纪,笔者逛书店的习惯又略有了变化。笔者到百胜楼和转变中的维多利亚街逛书店的次数越来越少了。Borders书店进驻本地后,可说是为读者带来了崭新的找书和买书体验。无论是书籍的摆放方式,还是店内气氛和布局,Borders书店给笔者的感觉是如同进入图书馆,比以往进入走道狭窄、书籍排列略微紊乱、店主服务态度多冷漠的旧式书店舒适畅快得多了,而这种体验,到了宽敞的纪伊国屋书店在义安城开业时达到了最高潮,这类新书店的样貌,先后纷纷引起本地一些连锁书店的仿效。

  可是这样对众多读者来说本来不错的书市场景,也同笔者从孩童时代起,几乎每10余年就得改变找书买书的经历一样,近来正面临了转折点。Borders书店今年结束营业,而座落在怡丰城的叶壹堂也宣布在明年2月结束营业。这些为读者带来了舒适体验和新看书概念的书店“功臣”,在消费习惯倾向网购和租金高涨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被迫向读者挥别。

  如今环视本地的大小商店和各大商场,笔者留意到有摆卖书籍的空间,的确比以前收缩了许多。尽管纪伊国屋书店在义安城和其它商场的的店面还安在,而且依旧门庭若市,笔者觉得今后要在舒适的公共空间中看到售书的店面,即使不会进一步大为减少,也恐怕不会增多。

  也许有这么一天,要在本地与书结缘或是续缘,恐怕真的只有到图书馆或上电子装备浏览电子书才行了。

作者是本报财经新闻特约记者
徐伏钢:寻找心灵的家园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徐伏钢
  我的一位企业家朋友知道我喜欢读书,就盛情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读书会,并让我在会上即兴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对于一个平时嗜书如命的职业读书人来说,在那样一个堂而皇之的读书会上,谈自己的读书经验,我想总该算不上一件十分吃力的活儿吧。可是出乎我自己意料的是,临上阵时我才发现,话到嘴边却感到那样沉重。

  我总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其实是个充满病态的时代。物欲横流,灵魂缺失,世上只剩下一具具忙碌不止的躯体。我们到处都看到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科技进步的背后实际上是商业利益在疯狂驱动,人类越来越在不自觉中走入了迷茫。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现代人生活得极其匆忙,他们总是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手里拿着表思考,吃饭时眼睛盯着商业新闻,不复有闲暇沉思,愈来愈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了。作家周国平也说:“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了。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中,人生的意义何在,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确实值得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认真思考。

  所以我劝读书会的老板们,不妨暂时先把手中《死之前必须阅读的100部致富宝典》之类的畅销书放一放,把蓝海战术、长尾理论、短波效应、货币战争、火星大战之类的热门书放一放,让我们沉下心来读点备受冷落的文学吧。

  我说的是读文学,不是鼓动大家从事文学。从事文学是一件十分艰辛的苦差事,而且现今从事文学的人,多半都快穷到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的境地了。我们不用去分析和解构文学作品本身,不用去探讨文学创作的手段和原则,不用考证作者家谱或版本训诂,那是学者和作家的营生。然而,文学即人学,文学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脱不了干系。文学可以抚慰我们那颗受伤的心,文学可以涤荡我们浮躁的心灵,文学可以给我们以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我们在文学中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正如周国平所讲的那样,毕竟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可是,今天的文学都上哪里去了呢?我去本地草根书局想买一部雨果的《悲惨世界》,惨淡经营的书店主人英培安先生(他也是一名知名作家,新加坡文化奖得主)对我深深叹了一口气,说:“唉!现在的人,还有谁要读《悲惨世界》呵!”

  这样的情形真够悲惨。当今社会,除了涂脂抹粉的“花边文学”大行其道外,作为人学的文学要么退守到大学文学系,束之高阁藏于象牙塔内,要么被商业大潮踏在脚下,个个面无血色,自身生存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所以我说,现在的文坛是悲惨的,原因在于人的精神层面是悲惨的。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不读《悲惨世界》,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处于一个悲惨的世界。在这悲惨的世界中,我们不自觉地迷失了自己的灵魂。
站长的话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每年小六会考前,考生家长们就已忙着帮孩子选择中学。这是个包含了预期最佳及最糟成绩、孩子的意愿等种种变数的选择,真是不容易拿捏的决定。因此,学生和家长们通常都会查明确定某些选项是否容许事后更改,若可更改,就增添灵活因素,考试成绩一旦低于预期或超越预期,就可临时撤换学校,那么家长就能在考后为孩子争取到最适合的中学的名额。因此,若在成绩公布后,才发现原来的选择不可撤销,家长失望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部是否为了杜绝名校“抢尖子学生”的现象而作出新决策,并临时以电邮方式通知有关中学不得让直接收生计划(DSA)下提前录取的学生申请转校,相信在调查后,教育部应会给予明确答复。

  话说回来,家长因孩子升入名校而感受到的光彩或因孩子被名校拒绝而感到失落,往往仅是短暂情绪。一些家长在孩子进入名校后说,其实名校的师资与设施未必就强那么多,主要是招收到的学生素质较好,名校学生整体成绩好,可能“同侪压力”才是第一要素。另一些家长事后坦承,孩子进入离家较近的非名校,反而更方便和教师们沟通合作,孩子也省下交通时间,更利于学习。
请尽快在地铁车厢内放置手电筒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卓玉英
  本人于日前下午3时多乘搭地铁环线,从实龙岗站直到波那维斯达站,一上车就站在第一节车厢透过玻璃往前方看,发觉一路上坠道内没有灯光照明,只靠微弱的车头灯光才能看清楚一点点坠道内的轨道。

  本人不清楚是否这条没有司机的环线一向来就是如此,而最近地铁严重事故又频频,本人担心若是这个地铁路线万一发生停电事故,乘客就会没了灯光,从逃生门出去后没有灯光,又要如何在不被地铁轨道绊倒的情况下,走到最近的地铁站?

  最近的一起事故中车厢内不就是连灯光也熄灭了吗?所以,想请求SMRT企业尽快在车厢内放置手电筒,以防万一。
李静仪:公交业者不应各自为政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李静仪
  在2012年来临之际,作为一个公交使用者和采访交通线新闻的记者,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公交服务能做到真正从乘客角度出发,时刻以乘客为中心。

2011年来到了尾声,对依赖地铁和巴士代步的公共交通乘客来说,今年原本应该是令人引颈期盼的一年;衔接主干线的环线全面开通,列车直接开到许多人住家门前;裕廊东转换站月台和轨道增建工程竣工,新列车也陆续投入服务,舒缓了地铁系统长久以来面对的瓶颈问题。

  没想到好事多磨,近来接二连三发生的列车瘫痪事故,使得这一年在地铁故障余波未平的梦魇中结束。

  新旧地铁线频频出状况,不仅为公众带来诸多不便,也曝露了SMRT地铁公司应对突发事故的不足之处,更凸显了两家公交业者缺乏沟通的弊病。

  两个多星期前,南北线在下班尖峰时段突然大瘫痪时,一名友人正在港湾站乘搭东北线列车到多美歌站,准备转搭南北线回家。

  结果他在多美歌苦等了好久都不见列车前来,最后才得知南北线瘫痪了。他不得已只好临时改搭环线到碧山,然后走路回大巴窑的住家。

  要是早在他进入港湾站踏上东北线之前,地铁公司就及时通知乘客南北线故障,他和其他受影响的乘客大可直接从港湾搭环线到碧山或到其他站转车,服务瘫痪的南北线地铁站也不会一下子就涌来这么多人。

  问题就出在经营南北线的SMRT企业和东北线业者新捷运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及时让使用不同路线乘客知道另一条地铁线故障的消息,以致大家还“蒙查查”。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李德纮博士看来,SMRT和新捷运在碰到如此紧急状况时,其实应该动员资源,互相支援,而不是抱持自扫门前雪的态度。

这两家上市的公交公司虽然经营不同地铁线,但在营收方面还是处于竞争状态。
  可是公交系统应该是一体化的,对一些乘客来说,哪条地铁线是由哪家公司经营,他们可能也搞不清楚,最重要的是在“游走”于不同地铁线和交通工具之间,整个过程应该是通畅无阻,掌握最及时的信息也极其重要。

  随着日后更多新地铁线的开通,以后市场可能会出现更多公交经营者,确保业者之间不要各自为政,让整个系统真正做到无缝衔接尤其重要。

  业者服务“不咬弦”也体现在地铁日常运作上。例如平日早晚尖峰时段前后,客流量最高的南北与东西线已把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到三四分钟,但环线和东北线还是每四五分钟来一趟,环线在非繁忙时段甚至是每七分钟才有一趟,让人望穿秋水。

  对急于转车前往目的地的乘客来说,即便主干线列车川行更频密,其他地铁线没有积极配合,也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搭到车,结果只能在月台干等。

  负责监管的陆路交通管理局自2008年誓言要打造以人为本的陆路交通系统的愿景后,一直设法加强两个业者之间的融合,以填补公交服务的“空隙”。

  在巴士站设置的“实时巴士抵站信息显示屏”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它是一个让两家公司的信息和服务结合的平台。

  新捷运和SMRT企业其实各有一套信息,但它们基本上是“各说各话”。笔者记得几年前曾到SMRT网站查询该如何从A点搭巴士或地铁到B点,但由于SMRT未提供相关的直透服务,结果系统竟建议我改搭SMRT德士,让人啼笑皆非。

  在2012年来临之际,作为一个公交使用者和采访交通线新闻的记者,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公交服务能做到真正从乘客角度出发,时刻以乘客为中心。

  政府宣布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及陆交局和SMRT各自成立的调查小组,在设法找出地铁瘫痪的导因时,也应从更宏观和深层的角度探讨地铁基础设施规划和公交经营模式等根本问题。

最重要的是,监管当局须确保有盈利动机的公交公司不能一味追求利润,务必要实现一套更健全的监管框架来保障乘客的利益。
  大家都不希望在崭新的一年里,每次搭地铁出外时还得心惊胆跳、忐忑不安,担心自己随时会受困在车厢内或列车又延误。地铁故障千万不能成为2012年的“新常态”!

leecgye@sph.com.sg
严孟达:甜酸苦辣又一年

(2011-12-31)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 严孟达
漫步

  有健全的选贤与能的民主制度,才能有健康的“人治”,有健康的“人治”,才能确保一个健全的选贤与能的民主制度。

又是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候了,该怎说呢?

  2011年是个令人兴奋的一年,也是个令人颓丧的一年;是个令人放心的一年,也是个令人担心的一年;是个令人骄傲的一年,也是个令人受伤的一年。

  5月间的大选结果,国际上给新加坡的民主政治发展加分,国人也普遍为能够作出个人“贡献”而感到骄傲。当人们还未从所谓的“政治觉醒”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发生了地铁有史以来的故障事件,而且是接二连三;地铁系统原本代表着新加坡的效率、可靠和安全,国人的自尊与骄傲,一下子受伤了。

  但在这个时候,却有世界级的思想家看好新加坡,给新加坡很高的评价。

  最新一期《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选出了“值得关注”的16个环球城市,认为它们在21世纪会对世界产生影响,新加坡榜上有名。美国杂志《外交政策》本身在全球颇具影响力,它于12月的特刊中,邀请两名研究城市型社会的知名学者,即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与当年创造出”global city”(环球城市)一词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萨斯基亚·扎森(Saskia Sassen),选出这16个值得关注的环球城市(16 Global Cities to Watch)。格莱泽和扎森同时被选为《外交政策》今年度全球100强思想家。

  格莱泽将新加坡列为他的首选,他在点评新加坡时形容:“尽管对我来说有些过于井然有序,新加坡绝对有可能当选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城市。它的最新动向永远值得人们留意,因为它给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个小国,我们若自以为会对全世界发挥影响力,则未免夜郎自大,但新加坡的一举一动在国际上所受到的关注的确是超越一个小国所应有的待遇。

新加坡的一套深具“人治”色彩的独特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一向是个值得研究的对象,后李光耀的新加坡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空间。
  在今年5月大选过后,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前国务资政吴作栋同时宣布退出内阁是过去一年“大事中的大事”,现在我们称李光耀为“建国总理”,有点像美国人把18世纪建立美国的开国元老称为”founding fathers”的意味。

  十多年前,国内外普遍怀疑,李光耀之后的新加坡仍旧会是世人所看得起的新加坡吗?没有李光耀的“人治”,新加坡行吗?美国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如此怀疑过,这样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位君王尧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贤明统治者,他最令人称道的是任人唯贤,寻找接班人不遗余力,他找人的方式不是请人去宫中喝茶吃饭,而是礼贤下士;他曾经亲自越过汾水的北岸去拜访四位人才:方回、善卷、披衣和许由。古书有关许由的记载较多,因为许由这个人很特别,知道尧要找他,却躲躲闪闪,有点“耍大牌”的样子。有一回,有个人忍不住问许由,尧是个贤明君主,何必躲着他?许由说:“尧只知重用贤人,却不知道,靠一个人的决定来管理天下是很危险的,尧只看到贤人的好处,没有看到贤人也会有缺点,他没想到任用一个人以后的事。”许由的政治眼光是超前的,他在那个时代已经看到管理国家不能单靠人治。

  在今天,日本首相换来换去,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笑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本是一个不靠“人治”的典型例子。日本不靠人治,国家机器靠制度跑,这边首相照换,那边公务员照做。就如日本的地铁是世界上一块出了名的上百年“老铁”,可靠、安全是它的老招牌。

  我们的地铁也必须在一个良好的、有持续性的制度上运作,不能因为换了个主席或是一个总裁而出现严重状况。

  现在看来,2011年大选后的所谓“分水岭”意义在于,国家的用人唯贤的理念又朝制度化迈进一步,不管一个政治领袖,如李光耀、如吴作栋如何英明,总得在有生之年确保他们身后留下的是一个可行的制度,而不是为下一代留下混乱与无所适从。

  有健全的选贤与能的民主制度,才能有健康的“人治”,有健康的“人治”,才能确保一个健全的选贤与能的民主制度。新加坡必须继续巩固这方面的成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环球城市。现在有两位世界级的思想家看好新加坡,给新加坡加油打气,2011年还不算太坏啦!
关注破裂家庭孩童的权益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社论
2011年12月30日

  10岁男童被亲戚虐待,惨遭毁容,对他施酷刑的母女三人前天全被判坐牢。法官下判时说,这是一起很严重的蓄意伤人案。男童在一段长时间内遭虐待,被一级烧伤、毁容,身心饱受创伤。干下兽行的三名女被告,一个是男童45岁的姨婆,另两个24岁及20岁的分别是男童的阿姨。

  男童来自破裂的家庭,父亲不知所终,生母坐牢,男童没念过书,4岁起便由姨婆照顾。但是本应该肩负起保护孩子责任的姨婆,竟然对他施暴,用滚热的食油泼他的脸部和背部、用铁锤打嘴巴导致男童一颗牙齿被打落、罚他睡储藏室挨饿、用热熨斗烫他的背和手、用烧热勺子烫、用烧水淋他、用剪刀剪他的手指……种种令人发指的兽行,法官判处男童姨婆坐牢五年,她那20岁的女儿坐牢20个月,24岁的女儿另外面对欺骗罪则坐牢22个月。

  这起惨绝人寰的案子显然并非孤例,根据社会、青年及体育部的数据,去年虐童案件有192起,比前一年增加68起,更比2007年的100起增加近一倍;受家暴侵害的孩童在去年有134名,遭性侵的孩童有46名,生活上被忽略和情感上遭虐待的孩童各有6名。这样的趋势,值得当局及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孩童无法自我保护,是天然的弱势群体,如果负有保护他们的责任的亲属无法扮演好应有的角色,公权力就完全有介入的必要。

  虽然本地目前有各种相关的机制和单位,比如负责协调受虐儿童案件的社青体部属下的儿童保护部门、即将在明年设立的“儿童保护专门机构”、防家庭暴力中心等,但上述案情表明,受害孩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遭遇监护人惨无人道的虐待,却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显然现有的体制还存在着需要即刻改进和加强的疏漏。当局必须尽快检讨,为何孩童持续被虐待两年却没有及时发现;并全面检查是否还存在可能的同类案例,避免漏网之鱼的不幸孩童还在默默受罪。

  上述案件的法官之所以轻判三名被告,主要原因在于孩童的姨婆同样来自一个破裂的家庭,与丈夫闹离婚,且处于社会底层,是一名收入微薄的清洁工人;另两名被告从小就被灌输服从父母的观念,不敢违逆母亲的意志,参与虐待孩童。孩童姨婆所居住的三房式租赁组屋,也因为长期空置,被建屋发展局发出要求回收组屋的通知单。

  这起案件或许反映了社会底层存在的家庭问题。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面对日益升高的生活压力,不少低收入家庭变得更加脆弱。社会学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越大的社会,离婚率也越高。虽然缺乏相关的本地数据,但新加坡恐怕也难以例外。过去20年,本地离婚率每年上升4%,低收入家庭相信占了更高的比例。

  传统大家庭的消失,意味着以夫妻为支柱的小家庭一旦崩裂,家庭里的孩童所面对的冲击和威胁也越大。父母离异的他们,又缺乏祖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的照顾和关爱,生活及情感上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一旦“所遇非人”,如同上述案例那样,则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

  因此,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底层家庭,当局也必须要更注意保护这些家庭,以及家庭里弱小的孩童。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本地的社会结构,小家庭在传统社会关系安全网消失后,独自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已然削弱,一旦家庭破裂,成员就只能依赖国家编织的安全网了——属于弱势中的弱势的孩童,尤其不能没有它。
许通美:回顾2011年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审时度势
许通美

  2011是多事的年头。今年就快过去,新的一年就将到来。我们可以回顾2011年的重大事故和趋势,并从中得到启示。

东南亚:

  今年对东南亚来说是个好年头。区域内的经济体都取得经济增长。整个区域取得了5%的增长。除了泰国—柬埔寨边界的冲突,整个区域是和平的。亚细安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主动说服柬埔寨和泰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恢复了和平及援救了亚细安的公信力。自泰国选出新政府后,两国的边界便平静了;然而,长期来说,双方应该就确切的边界达致协议。

亚细安:

  在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有力的领导下,2011年对亚细安来说也是成功的一年。亚细安同主要强国、中等势力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是和睦的。通过在北京设立亚细安中心,亚细安与中国共同庆祝建立正式对话关系20周年。美国在其政策上提升了亚细安的地位。在亚太区域主要势力间的竞争加剧之际,亚细安在区域组织的中心角色被加强了。于峇里岛举行的亚细安峰会、亚细安+3峰会及东亚峰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和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实现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建立亚太共同体(Asia Pacific Community),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纪夫倡导的东亚共同体(East Asian Community)的设想。

  过去,亚细安同缅甸交往的政策受到西方严厉的批评。缅甸国内最近发生的重大改变,证明亚细安的政策是正确的,也再次证明西方偏好制裁和孤立的做法是没有效果的。

日本:

  日本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整年的灾难。地震、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的三重灾难,对日本是沉重的打击。然而,日本人对灾难的淡定反应,提醒了世界日本人是勇敢、具韧力、团结及坚强的。日本女子国家足球队连续打败三支前世界冠军,即瑞典、德国及美国国家女子足球队,赢得国际足联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冠军,也显示了同样的素质。

日本的漫天乌云中是否有一线曙光?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日本的邻国和其他国家在日本有需要时慷慨相助,让日本人印象深刻。因此,他们更愿意拥抱世界和更全面地向世界开放。其次,日本恢复速度之快,给了日本人过去20年所缺乏的新信心。第三,日本将更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和重新思考对核能的依赖。
中国:

  中国继续取得繁荣和提升它的地位。它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风水轮流转,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欧洲已向中国求助,这样的发展在几年前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国内大致上是处于和睦状态。我说“大致上”,是因为中国的两个少数民族藏人和维吾尔人看来并不满意现状。中国各地也出现了反对工资太低、工作条件差,及贪污和欺压百姓的地方官员的示威。我有信心,在新的一年,中国将重新检讨其少数民族政策、加强法制和其包容性增长政策。

  对外来说,中国与其最重要的对话者美国的关系是时好时坏。我不认为情况明年会改善,因为批评中国可能成为争取美国选民的最普遍策略。中国同日本的关系很僵;同印度的关系则有历史的包袱和缺乏信任。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时常说,从历史上来看,在中国的四个边界中,南部是最和平的。中国与南部邻居亚细安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好的。但有两个课题可能影响这个现状:南中国海和中国对其邻国日益强硬的态度。双方应该遵循《海峡时报》专栏作者吴瑞莲于12月18日引述的中国古老格言:“大国事小国以仁,小国事大国以智”。

印度:

  印度今年经历了起起落落。媒体主要把焦点放在坏新闻上,比如经常报道官员涉嫌贪污,还有印度政府最近决定暂缓对外开放零售业。好消息是印度的经济克服了金融风暴,并继续以让人刮目相看的速度增长。此外,印度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最后,印度与所有邻国的关系,包括巴基斯坦,在2011年都有所改善。印度总理曼莫汉星与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一同为在新加坡的一座尼赫鲁塑像主持揭幕仪式,是今年新印双边关系的高点。

阿拉伯之春:

  经历了数十年的强人统治后,中东和北非爆发了人民起义,推翻了突尼西亚的本阿里、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亚的卡达菲及也门的萨利赫。是什么导致这些起义?世界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它们对世界其他地方有什么意义吗?

  要确定造成人民起义的原因并不容易。我们知道它始于突尼西亚。我们也知道一名年轻水果小贩在市场自焚是触发革命的导火线。阿齐齐(Mohamed Bouazizi)对欠缺经济机会和不断受到贪官污吏的欺压感到不满。他的自我牺牲激发了突尼西亚人,他们无惧暴力的威胁,对长期统治者发动了和平示威。突尼西亚的成功产生了骨牌效应,鼓舞了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统治者下台。

  阿拉伯之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首先,独裁者的统治,就算是相对的开明,也是不能持久的。尽管民主制度有许多缺陷,世界各地的人还是期望有一个由人民选出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二,人们不会长期容忍一个欺压人民、无能及腐败的政府。这样的政府只为自身而不是人民服务。因此,人们不享有经济机会,也不受到尊重。第三,人们要求政府透明和负责任。他们要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即决策过程是透明和公平的,而其结果也是公平的。

我不知道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否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但我可以看到一些相似之处。美国人希望生活在一个更公平、繁荣的成果分配更平均,及最富有的百分之一和其他人的收入差距不是那么大的社会。它也是对财团左右美国政治和国会的抗议。我怀疑运动也是对茶党运动的反应。前者是左派运动,后者是右派运动。
美国:

  2011对美国来说是好坏兼有的一年。美国经济增长疲软,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介于8-9%之间。政治上,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两极化。共和党人看来决意要把奥巴马政府拉下台,并因此把党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上。结果,美国国会和政府的两个权力机构间陷入了僵局。

  共和党提名候选人挑战奥巴马的竞选活动令人不忍卒睹,大多数候选人都选择迎合选民的最恶劣本能需求。他们不顾原则和尊严,奴颜婢膝地争取每个选区的支持。

  同国内让人失望的情况相比,美国在外交上成绩骄人。它成功地追踪并击毙了头号敌人奥萨马。然而,美军却撤离伊拉克,让这个分裂的国家的人民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美国也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奥巴马政府把重心转移到亚太区域,得到了除了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区域国家的欢迎。美国重新把焦点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并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谈判。美国加入了亚太峰会并同亚细安举行了第三次年度峰会。美国鼓励缅甸继续在民主的道路上前进,也为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盟国关系注入新活力。亚细安欢迎奥巴马政府把重点放在亚洲的政策,希望美国和中国继续维持合作而不是对抗的关系。亚细安也担心若美国国务院更换领导人,或者美国出现新政府,美国的政策可能有变。

欧洲:

  今年,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暴风眼跨越大西洋,重击欧元区。因为没有遵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和《稳定与增长公约》(Growth and Stability Pact)的财政规定,欧元区受到市场的惩罚。葡萄牙、爱尔兰、希腊及意大利等所谓的“欧猪国家”(PIGS)导致了对欧元的信心危机。然而,欧元区领导人已经认识到,问题不只是欧元,而是整个欧洲一体化计划的存亡。换句话说,最终受到威胁的是欧洲的和平。有了这个历史的视角,我有信心欧元将会渡过目前的危机。

“金砖四国”与“基础四国”

  我们的确是处在历史的转折点。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G7/G8集团是具财力和实力的机构。然而,一个新的世界正诞生。这显现在新的组织如G20、“金砖四国”(BRIC)及“基础四国”(BASIC)。由巴西、南非印度与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的实力,于最近在德班(Durban)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显现无遗。大会最终的协议是在美国、欧盟及“基础四国”间达成。因为新加坡是个小国,我觉得必须指出G20、“金砖四国”及“基础四国”代表了世界上的大国。那么,谁来为在联合国192名成员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国说话?我们必须找到让小国论坛(Forum of Small States)成员,参与这些重要组织的决策过程的方法。在国际和国家的层面,民主都应该胜出。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院特别顾问。叶琦保译。
尽管民主制度有许多缺陷,世界各地的人还是期望有一个由人民选出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鼓励学习华文难道是说说而已?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陈惠江
  我国政府这几年来加强对华文的重视,鼓励华文好的学生尽量在华文科上发挥。最近建国总理李光耀还创议设立1亿元的学前教育基金,资助学前孩子更早学习华文,这都是令人欣慰的发展。

  然而,来到现实中,政治领导人鼓励华族下一代学习华文的理念到底有没有得到贯彻实在是叫人怀疑。

  就以我的孩子的例子来说,我最小的女儿老三在今年的小六会考中,考得英文B、华文A、高级华文merit、数学C、科学B的成绩,进入某具有传统华校历史背景的中学,最近到学校报名,要为孩子选择修读高级华文,却被校方“好心”劝阻,理由是她的英文“不够好”,但却建议孩子修读第三语文马来文。

  我的另一女儿老二在三年前进入同一中学时也是碰到被劝阻不要读高级华文的问题。据知,这是教育部的一贯政策,学校只是按照政策办事。

  我这两个女儿在小学时读高级华文,也常接到学校的来电,劝她们放弃高级华文,而把更多时间放在英文上。校方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我的孩子对华文都有很大的兴趣,华文能力也好,她们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华文的学习上,反而是花更多时间在补习英文和数学。

  教育部官员到今天还无法了解到,对华文有浓厚兴趣,出身华文家庭背景的学生,以学校的华文程度来说,他们是不需要费太大的劲就可以考好。他们的其他科目考得不理想,跟“华文好”没有关系,教育部和学校不要动不动就把问题推到华文的身上,这是非常不负责,非常对不起学生的态度!因为校方可能由于错误的判断,或是只是以学校整体会考成绩为考量,而好心办坏事,扼杀了孩子学习华文的兴趣,阻碍了他们向华文发展的方向。

  我的两个孩子的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我从来就不认为是由于她们“花太多时间”读华文,她们即使完全不读华文,也不一定英文、数学、科学都拿A或特优。

  政治领袖鼓励我们的下一代把华文搞好,把握时代的契机的的话到底是应该听还是不应该听,真叫人迷惑!
11月份《联合早报》读者最关心公交服务素质课题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在11月份,《交流站》总共接到189封读者来函与当局答复,限于版位有限,我们只能从中择优选刊了110篇。另外,有近20封因为读者来函时没有提供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无从查证,不能选用。
  《交流站》11月份接到的各类读者来函中,涉及公众安全课题的共有13篇,我们选用了9篇,其中包括对暴雨天气导致树倒的关注、樟宜机场第三搭客大厦“金字塔”设计不安全、淡滨尼宜家(IKEA)家具中心的公厕隔间门应向内开才安全等。

  对于读者的反映和建议,有的部门很快做出了反应,有的至今仍未见答复。以上面提到的三个例子为例,国家公园局在读者于18日呼吁当局应该迅速采取行动防止更多树倒,免得危及公众安全的次日,就迅速回函表示当局十分重视此事,还对读者提出的建设性建议表示感谢;在第三搭客大厦“金字塔”事件中,读者是因为本身被绊倒,于是致函本报提醒公众千万要小心,同时也希望引起当局的注意,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也在几天后答复,表示“会使用更大的标签和改善放置标签的地点,让人们更容易注意到金字塔”;可是,宜家家具中心至今还没有对读者关注的涉及公众安全的问题,做出任何答复。

  在回顾读者在11月提到的“金字塔”之际,顺便提一下另一位读者在今天的《交流站》提到的新加坡艺术学校门前的“大小级”台阶问题。这两者的性质差不多,若从建筑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都是相当不错的设计,但是其安全性就大有可议了。倘若能兼顾审美与安全,就会比较理想。

  10月份读者关注的另一课题,就是公交服务的素质。这固然是个长青课题,但可能是因为最近车资调整的关系,所以公众对公交服务素质的要求也较高。本报收到了9封投诉,选刊了6封。其中有两个案例值得一提,一个是读者在10日质疑新捷运巴士司机拒载老人,另一个是读者于18日投诉新捷运巴士车长危险驾驶,包括在驾驶途中打瞌睡。新捷运答复了第二则投诉,表示会对相关司机采取纪律行动,但至今还没有针对第一则投诉做出任何回应。

  至于其他长青课题,例如医疗服务、组屋政策、社区环境、社区设施等,《交流站》11月份总共收到了144篇,刊登了8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