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6, 2012

徐亮:一个外籍教师看新加坡教育

(2012-03-15)

早报导读
● 徐亮

教育课题

信息时代下的现代教育,应该有这样的特点:电子设备取代传统的教学设备而被广泛应用;互联网教学以及远程教学纳入教学环节;教师熟练应用各种教学相关的软件和平台;教师和学生会利用高科技进行有效而愉快的学习。

  3月1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关于如何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缩略语,即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于新加坡初级学院华文课的课程,跟来自各初级学院的教师们一起接触诸如谷歌文档、乐学善用平台等适合华文教师们采用的教学辅助平台。特别是“乐学善用平台”,这是新加坡教育部为改善华文教育而特别建立起来的网站,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跟教师在课下进行互动,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进行课业任务分配、点评、引导学生互评等课上无法完成的任务。

  诸如这样的课程、培训,在今年新学期伊始,便在各个学校展开,参与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增进着自己掌控信息时代高新技术的能力。看着同我一起参加那个课程的年长些的新加坡本土华文教师们在有板有眼地学习着如何在“乐学善用平台”创建任务,如何分配任务,如何点评学生提交的作业,我深深感受到了新加坡人那种敢于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品质。

  实际上,对这些年长的新加坡本土华文教师而言,华文课本身所负载的鲜明的传统文化阻隔着他们与花花世界如胶似漆的触碰,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代表着新加坡传统教育下的教师,与此同时,不断变迁的时代让新技术占据了他们的包括工作在内的各色领域。如今,新加坡的现代教育迫使着他们在不断改换观念的情况下,做着同年轻人一样熟练的IT相关工作,这也让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华文教师深刻意识到,即便是华文这种非常传统的学科,参与其中的教师也会为了新加坡未来的现代教育做着最细小的改变,而整个新加坡的现代教育似乎跟上了世界最前沿的步伐。

  信息时代下的现代教育,应该有这样的特点:电子设备取代传统的教学设备而被广泛应用;互联网教学以及远程教学纳入教学环节;教师熟练应用各种教学相关的软件和平台;教师和学生会利用高科技进行有效而愉快的学习。

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

  这种现代教育其实有着比较广泛的现实背景。首先是对于学习的定义不仅只局限在学校教育,人们可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因为信息共享的普及而变得触手可得。同时,随着现代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与人更加依赖虚拟空间的交流,这种更为省力但却依然直接的交流方式让学习这种行为不仅仅只产生在群体互动的课堂上。换句话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所能提供的应该是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学习方法的渗透,教师的角色从一家之长降到更为平易近人的朋友,这种教育可以让知识在更为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而支撑这种教育的硬件设备也恰恰符合这个时代的基本条件。于是乎,处于发达国家之列的新加坡在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从现实出发,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从而将现代教育理念引入到各个学校。

  我们清楚地发现,现在的新加坡学生,已经跟哪怕五六年前的学生比起来都非常不一样了。他们手不离机,眼不离屏,脑子都恨不得直接发出无线电信号跟各色人等通连。这样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于传统的课堂,老师的“言传身教”也遭遇到挑战。教师当然要成为一种模范,但是,如果连起码的平等、无障碍的沟通都无法产生,教师的地位就会遭到质疑。所以,现在,在新加坡各个学校开展的这种ICT培训,其实是教师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只是,这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渗透,需要一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新上任的年轻教师承载着更多改革的责任。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年轻教师,并且同时也是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教师,教授的又是相对传统保守的学科,我想,我现在所看到的新加坡这种现代教育变革是会让我猝不及防的。与中国的情况相比,新加坡的现代教育更符合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加坡教育部不是等待学生的变化以符合传统的教育理念,而是在吸取先进国家的经验之后做出的自主而为的改变。在我所在的学校,很多中青年教师会利用流行的社交网站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比如,他们会利用facebook发布课上在白板上未解决的问题的照片,然后引导学生课下继续讨论,或者针对一个话题进行网上的讨论。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拉近了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而这种教学行为的变化,我想最终会改变整个新加坡教育的面貌。

  我们都在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行,教育也一样,并且更应该走在前面。来新加坡才刚刚半年,我所接触到的教学资源和人力条件都是前所未见的。这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伴随的是潜移默化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而勤恳的教师们也在默默无闻地为了整个未来的新加坡现代化教育环境做着力所能及的改变。一切的态势都很激发我潜心奉献自己的青春,在这个与时俱进的地方。

  作者是在本地执教的外籍教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