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5, 2012

骑脚踏车上班 行得通吗?

(2011-12-3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目标
[名家专评] 黄彬华:金正恩遇到了幸运之神
[中国早点] 救助还需灵活多元
[中国政情] 林毅夫:解密中国经济





朱桦深信,拥车成本和交通费高涨,环保意识增强,是推出脚踏车共享计划的时机。
● 杨全龙
  来自香港,旅居新加坡16年的朱桦(51岁)为了“让脚踏车成为更多人更简便的选择”,去年底辞去产品设计师工作,投入全副心思推广新加坡的脚踏车活动,并设计脚踏车、骑士服装与器材。

  下月底,他与一群伙伴创办的“易速达”(Isuda)脚踏车共享计划将在启奥生物医药园(Biopolis)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试验。

  曾经在荷兰生活多年的朱桦见证了当地脚踏车的蓬勃,意识到骑脚踏车不但节能减碳,还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他认为,在荷兰,以脚踏车作交通工具是自然不过的,但新加坡则还没有这种思维,而阻止人们骑脚踏车上班的有公路安全、气候、脚踏车骑士买不起车的负面形象和运动量大等四个因素。

  “其实,阻止人们骑脚踏车的因素不少,但这些都是心态障碍。一旦你开始使用脚踏车,就会发现这些障碍并无想象中那么难克服。”

  朱桦举例说,有人认为和温带欧洲相比,新加坡气候炎热,经常下雨,不适合脚踏车。但假若你开始在早晨和傍晚上下班时段骑脚踏车,就会发现气候其实相当宜人。此外,新加坡也少了欧洲冬季的狂风暴雪等挑战骑士的严峻天气。

本地较适合脚踏车“最后一英里连接”

  朱桦说,新加坡大致上算安全,但有好些地方的公路并不适合骑脚踏车。他回忆8年前首次要从义顺住家骑脚踏车到大巴窑上班,却发现要穿越某段公路太危险,最终作罢。结果,他就使用可折叠脚踏车来往地铁站,然后搭地铁上下班。

  “和欧洲公路相比,新加坡公路是以汽车为最大考量而打造的。如交界处的转弯弧度大,车道宽阔,这些设计让汽车转弯无需刹车,让司机以更高速驾驶,无形中就增加行人、脚踏车骑士等较慢公路使用者面对的危险。”

 朱桦相信,新加坡的交通特点,较适合让脚踏车解决“最后一英里连接”(last-mile connection)问题,成为巴士站或地铁站与住家和工作地点之间的交通工具。
脚踏车共享计划时机成熟

  易速达脚踏车共享试验计划将连接纬壹(One North)地铁站和启奥生物医药园的Chromos中心。用户在地铁站取脚踏车行驶到办公地点后,再归还到那里的回收站,三个月收费50元。试验计划如果顺利,就会把易速达推广到全岛更多地点。

  本地往年出现过脚踏车共享计划,全都因反应不佳而销声匿迹。朱桦深信,这次时机对了。

  “拥车成本和公共交通费高涨,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你可在全球看到脚踏车共享计划崛起的趋势。单在过去三年,全球就推动100多个类似计划。在伦敦、巴黎、杭州的反应热烈,纽约今年也加入行列。”

  也是本地脚踏车组织“LoveCyclingSG”创办人之一的朱桦相信,易速达能让更多人尝试将脚踏车融入生活。越多人骑脚踏车,公路上的能见度提高,提升骑士安全的同时,也改变脚踏车的形象。

培养和谐分享公路意识

  体育物理治疗师黄子达(39岁)年轻时是铁人三项(Triathlon)运动员,曾经多次代表新加坡出赛。为了训练体能,上学、当兵时都以脚踏车代步,进入社会工作多年都保持这个习惯。

  去年,他为方便载送幼儿而购买了汽车,但日常生活中,在脚踏车上累积的里数依然比车多。他几乎每天从荷兰村住家骑脚踏车到10公里外的市区诊所,路程约25分钟,如果感觉良好,还会绕道骑得更远。

  “骑脚踏车上下班不但能运动维持健康,也能避开高峰时段的车龙。如果一天不骑脚踏车,浑身不自在。”

梳洗设备不可少
  用脚踏车上下班,办公地点的梳洗设备不可或缺。黄子达两年前在金融区开设诊疗所,就特地安装了梳洗间和衣柜。不过,他注意到,本地许多办公室都没有梳洗设备,是骑士们用脚踏车上下班的障碍。

  “官方和民间机构如果能设立更多梳洗间,安全停车设备和脚踏车专用道,肯定吸引更多人骑脚踏车。”

  和10年前相比,黄子达认为脚踏车爱好者不断增加,本地公路相对来说是较“友善”了,但这离外国的公路文化还有段距离。

  他说:“和欧美等地相比,本地车主的最大缺点是缺乏耐性。天天可见到车子不让道、鲁莽超车、驾车紧跟(tailgate)等行为。他们对彼此(车主)已经如此,对脚踏车骑士更甚。”

  脚踏车骑士在公路上行驶是合法的,好些车主却缺乏和骑士共享公路的意识,更低估了脚踏车骑士的速度。黄子达回忆十多年前一场意外,当时他正在联邦道笔直前进,前方一辆车子突然转进车道撞上了他。女车主下车第一句话就是“我并不知道你速度那么快,所以就先转了。”

车主和骑士都有害群之马

  黄子达受访时一再强调,无论驾车人士和脚踏车骑士,都有害群之马,也有富安全意识的人。他就遇到不少时候车主主动让道,停下车子让他先行;反观一些脚踏车骑士却罔顾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不遵守交通灯,交界处鲁莽行驶,夜晚也不用警示灯,损害了本地脚踏车社群的形象。

  “我最反感的是脚踏车骑士在行人道上行驶,还期望行人让路。不只一次在行人道上跑步时,后来居上的脚踏车骑士频频响铃要我让道,结果都被我狠狠训了一顿。”

  随着脚踏车社群壮大,活动越见频繁。华侨银行配合“骑吧,新加坡!”脚踏车赛(OCBC Cycle Singapore),两周前举行“安全骑脚踏车活动”,目的是为了唤醒公众的安全行车意识,并传达“1.5米”安全间距这个重要信息。1.5米是驾车人士和脚踏车骑士在行车时应自觉保持的安全距离,是双方和谐分享公路的安全基线。

黄子达对唤醒公众安全行车意识的活动表示欢迎,并希望未来脚踏车骑士和车主在行车过程中对彼此有更多的尊重。
经过慎重考虑,郑振财(33岁)上个月决定卖掉用了四年的汽车,转而以脚踏车代步。

  现在,这名在资讯科技领域工作的青年每天骑脚踏车从武吉巴督住家到12公里外的先驱北路(Pioneer Road North)办公室。

  “高峰时刻的交通阻塞,居高不下的汽车保险和节节攀升的汽油价格,是促使我放弃汽车的原因。”

  目前单身的郑振财小时候开始骑脚踏车,19岁服兵役后停止,直到两年前因为朋友的关系又投入这个爱好。他加入了本地脚踏车组织“LoveCyclingSG”后,发现一些同道已经卖掉汽车以脚踏车代步。

  “如果他们能够这么做,我也办得到。于是,我花了几个星期探索路线,骑脚踏车上下班,发现可行后就决定卖车。”

  郑振财坦言,刚开始的两个星期有些不习惯,少了汽车,朋友约得太早,地点离家太远,会感到不方便。但以脚踏车代步,郑振财不但省下大笔交通开支,能够每天运动,锻炼身心,又对环保尽微薄之力,日子过得比以往开心。

  郑振财说,在新加坡骑脚踏车并非一帆风顺,好些驾车人士就抱着脚踏车骑士不应该同他们“争”公路空间的心态,也不愿意分享公路。

  “他们显然不喜欢脚踏车骑士。不只一次,我有意识地靠着路沿(kerb)骑车,但一些汽车硬要贴近来,把我逼上行人道。此外,也有不耐烦的汽车鲁莽得超越又进入我的车道。遇到这些情况,我只能慢下来,甚至停下让他们先行。”

将脚踏车里程“转换”为爱心

公路上遇到障碍并不足以难倒郑振财,因为脚踏车并不只是爱好,而是他生活一大部分。除了骑脚踏车上下班,到国外旅游,他现在还通过这个爱好行善。
  郑振财和另外两名脚踏车爱好者举办“Klicks for Grace”活动,为本地慈善团体“永恩关怀中心”(Yong-en Care Centre)筹款。

  下星期六,郑振财将同另外两名朋友骑着脚踏车,尝试在24小时内不眠不休环岛三圈,在隔天8时半完成400公里的路程。他们希望通过这个举动,将脚踏车里程“转换”为爱心,为中心筹集1万元善款。

  “进行这段行程是自我挑战,也要让公众知道骑脚踏车也能做有意义的事。我希望用自己骑脚踏车的长处,为有需要的人尽一分力。”

Klicks for Grace筹款详情:www.yong-en.org.sg

永恩关怀中心电话:6225 1002

受访者分享

公路骑车安全贴士

*脚踏车骑士的能见度至关重要。如果汽车无法看到骑士,就无法为他准备空间。尽量穿耀眼颜色的衣服,脚踏车后方可安装反光安全小旗子。夜晚行车务必安装前后警示灯。

*转弯、越过交界处、改换车道时别假设司机已看到你,尽量建立眼神接触。

*骑脚踏车戴头盔能在骑士发生意外时保护头部。
*随身携带小型工具和多余内胎,以防脚踏车在半途出状况,如爆胎。

*遵守交通规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